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及其政治意蕴
本文选题:马克思 + 自然 ; 参考:《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摘要】: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存在论基础是"对象性的活动"原理,并以此为根据,瓦解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抽象的对立关系,建立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原初关系。同时,马克思把社会历史的向度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建立了自然和历史的非思辨统一。马克思把"人的解放"与"自然界的复活"统一起来,深入到现代世界的本质中而展开了对现代性生产的批判。马克思基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展开的现代社会批判,既与自然生态问题上的无批判的实证主义划清了界限,又与自然生态问题上的伦理批判主义划清了界限。
[Abstract]:Marx's existential theory of nature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object activity", on which the abstract antagonistic rela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disintegrated and the prim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established. At the same time, Marx introduced the direction of social history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established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history. Marx unified the emancipation of man with the resurrection of nature and went deep into the essence of the modern world and criticized the production of modernity. Marx's critique of modern society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not only distinguishes itself from the non-critical positivism on natural ecological issues, but also from ethical criticism on natural ecological issues.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A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F.费迪耶,丁耘;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J];哲学译丛;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梅;;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兼论“自由劳动”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张传开,余在海;本体论的争论与实践范畴的深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余在海;张传开;;实践范畴在当代中国的深化和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胡绪明;;论阿多诺对现代性批判的理论维度[J];北方论丛;2008年05期
5 王文臣;;论马克思对黑格尔劳动观的现代性批判[J];北方论丛;2012年02期
6 周丹;;论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路径——黑格尔、海德格尔、马克思的比较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李喟君;;从《提纲》的存在论维度看“解释”与“改变”之间的张力关系[J];长白学刊;2006年06期
8 白刚;吴友军;;“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两个教条——评德拉-沃尔佩对马克思辩证法的解释及困境[J];长白学刊;2010年04期
9 单传友;;“自我”的存在论根基[J];滁州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罗秋立;;康德的反思判断力与新生态境域的开启——对生态学责难康德人本主义哲学的一种批判[J];道德与文明;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爱华;张有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廷国;;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重读马克思[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3 王国坛;;马克思哲学劳动主题引论——兼与吴晓明教授对话[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4 户晓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物质生产之规定性的存在论基础批判[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5 姜佑福;;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看当代中国“理论创新”的主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6 胡绪明;;评阿多诺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基本路向[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7 张爱华;张有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有奎;;资本逻辑与虚无主义的内在关系探析[A];“虚无主义、形而上学与资本的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杨丽婷;;技术与虚无主义:海德格尔对现代性的生存论审思[A];“虚无主义、形而上学与资本的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丽芬;;文化身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新自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3 马新宇;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虚无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11年
4 赵异;康德、马克思、海德格尔实践与认识关系思想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董震;寻找属人的希望[D];吉林大学;2011年
6 宋朝普;青年卢卡奇对现代性的批判[D];复旦大学;2011年
7 方锡良;马克思自然观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邱忠文;劳动、爱欲、自然与艺术[D];复旦大学;2011年
9 姜海波;论马克思对施蒂纳历史观的批判[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刘国胜;中国现代性建构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衡;主体问题的困境与马克思的突破[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刘靖华;马克思的意识概念[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晨晨;论马克思唯物史观中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李涛;“符号”帝国中的思想“牛虻”: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让·鲍德里亚[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刘海霞;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生存论解读[D];东华大学;2012年
6 张高宏;亚里士多德的存在学及其对海德格尔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3年
7 褚小山;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生存论转向[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8 叶一萌;真理与艺术[D];厦门大学;2006年
9 禚丽华;马克思生存论视域中的现代性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立杰;现象学直观及其对文学本体论研究的启示与意义[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816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881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