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性供给与传统伦理的现代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公共性论域对现代伦理秩序的文化奠基

发布时间:2018-05-14 01:25

  本文选题:公共性 + 传统伦理 ; 参考:《学术论坛》2015年03期


【摘要】:社会转型期伦理秩序的现代建构遭遇困境的深层根由不能归结为传统文化的非超越性或公共精神的缺失,因为传统文化不仅以超越性为精神特质,而且无论"礼-仁"结构还是"公私之辨"都蕴涵着公共性的本体承诺;伦理形态转化的"文化阻滞力"在于传统文化的内在悖论及其导致的公共性困境:"家国一体,由家及国"衍生"伦理本位"的"善悖论"和"日常生活世界"的非反思性与社会"差序格局",而公私之辨消解了个体自我,从而无法建构"个体至善-社会至善-共识机制"的公共性精神生态;而马克思的公共性论域为这一困境的解决提供了确定性的文化奠基。
[Abstract]:The deep reason why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of ethical order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encountered difficulties can not be attributed to the non-transcend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or the lack of public spirit, becau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not only characterized by transcendence. Both the structure of "propriety and benevolence" and the "debate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contain the Noumenon commitment of public nature, and the "cultural blocking for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ethical form lies in the inherent paradox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public dilemma caused by it: "the family and the country are one body," The "ethical standard" good paradox "and the" world of daily life "are derived from" home and country ", and the non-reflective and social" differential order pattern "of society, while the public and private debate dispels the individual self. Therefore, it is impossible to construct the public spiritual ecology of "individual best good-society best good-consensus mechanism", and Marx's scope of publicity lays a cultural foundation for the solution of this dilemma.
【作者单位】: 盐城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3BKS055)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2ZDIXM001)
【分类号】:A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来;价值个体主义与道德合理性基础的重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2 肯尼斯·梅吉尔;马俊峰;王志;;马克思哲学中的共同体[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01期

3 任剑涛;;公共与公共性:一个概念辨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06期

4 张江华;;卡里斯玛、公共性与中国社会 有关“差序格局”的再思考[J];社会;2010年05期

5 邹诗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6 韩庆祥;;社会层级结构理论——面向“中国问题”的政治哲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7 郭齐勇;陈乔见;;孔孟儒家的公私观与公共事务伦理[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8 孙正聿;;“现实的历史”:《资本论》的存在论[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9 李友梅;肖瑛;黄晓春;;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10 侯才;;马克思的“个体”和“共同体”概念[J];哲学研究;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孙立平;;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促进社会进步[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敬NB嘉;刘春荣;;居委会直选与城市基层治理——对2006年上海市居委会直接选举的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王名,贾西津;中国NGO的发展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8期

5 景天魁;;社会建设的科学构思和周密布局[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6 钱颖一,许成钢,董彦彬;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什么与众不同——M型的层级制和非国有部门的进入与扩张[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3年01期

7 沈毅;;“差序格局”的不同阐释与再定位——“义”“利”混合之“人情”实践[J];开放时代;2007年04期

8 陈鹏;;从“产权”走向“公民权”——当前中国城市业主维权研究[J];开放时代;2009年04期

9 陆学艺;;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李强;;对“社会”及“社会建设”的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志祥;网络草根组织资源动员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艳萍;;论传统伦理对农民价值观的影响[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20期

2 刘魁;;市场经济道德建设中的传统伦理灌输[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3 王小美;傅智勇;张京平;;和谐社会视野下,和为贵与传统伦理的时代意义[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邹秀春;闫旭峰;;试析现代科技与传统伦理的互动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07期

5 孟峰峰;;论传统伦理对农民价值观的影响[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11期

6 陈有忠;现代科技发展对传统伦理提出的挑战及应对方略[J];武警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李敏昌;传统伦理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J];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8 陈胜利;;中华传统伦理与现代市场道德建设[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9 何良安;;中西人性论的不同倾向及其对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吴e,

本文编号:1885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885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f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