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恩格斯哲学的内在逻辑与时代精神
本文选题:晚年恩格斯 + 唯物主义自然观 ; 参考:《求实》2015年06期
【摘要】:晚年恩格斯确认了"马克思学派"的基本观念,构建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内在逻辑,其学术探索并非对马克思思想的重复表达,而是在新时代条件下的理论拓展。他建构的"我们的理论"是否反映马克思哲学特质,是百余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西方马克思学界从不同角度展开的论争各具价值,但都不能否认晚年恩格斯与马克思政治立场的一致性以及晚年恩格斯经典文本的独特价值。回到晚年恩格斯的文本视界,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质、现实功能及其历史流变,可以把握晚年恩格斯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其传播效力。
[Abstract]:In his later years, Engels confirmed the basic concept of "Marxist school", constructed the inner logic of "materialist dialectics" and "materialistic view of history", whose academic exploration was not the repeated expression of Marx's thought. But in the new era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oretical expansion. Whether the "our Theory" he constructed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x's philosophy has been a hot issue in academic circles for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and the arguments launched by Western Marxist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angles have their own value. However, we can not deny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Engels and Marx's political stand and the unique value of Engels' classical texts in his later years. To return to the perspective of Engels' text in his later year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xist philosophy, the realistic function and its historical evolution, we can grasp the internal logic and the spreading effect of Engels' thoughts in his later year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晚年恩格斯重要著作的内在逻辑及其当代意义研究”(11CKS007)
【分类号】:A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臧峰宇;;何谓“哲学科学”——兼及《德意志意识形态》与《费尔巴哈论》中的“历史科学”规定[J];江海学刊;2012年05期
2 N.莱文;臧峰宇;;马克思学与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文本语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06期
3 安启念;;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区别及其实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凯瑟琳·韦尔森;臧峰宇;;唯物主义—动物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类学[J];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荣荣;;试析马克思恩格斯人权思想的几个基本问题[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黄寿松;“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论马克思“德法年鉴”时期的反经济暴政思想及价值意蕴[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吴朝阳;于营;;走出纯粹抽象的思想试验[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郑青;;利益政治:马克思主义现实性政治价值观研究[J];长白学刊;2009年05期
5 张春贵;李兴委;;以自由看待马克思[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6 张忠有;;试论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7 苏志强;孙继国;;马克思产权思想从萌芽到确立——对1848年以前马克思产权思想发展历程的考察[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8 莫岳云;张青红;;浅谈科学无神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J];广东科技;2009年15期
9 王婷婷;;论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发展历程[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程雪阳;;公法视角下的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1921-2010年[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马天俊;;马克思的修辞学实践[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2 代建鹏;;从《莱茵报》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阅读视野与理解路径[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3 刘邦凡;张美林;;论社会主义的博爱[A];2007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扬;《资本论》研究方法的世界观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2 魏连;胡绳与马克思主义[D];山东大学;2011年
3 宋朝普;青年卢卡奇对现代性的批判[D];复旦大学;2011年
4 司强;青年马克思与费希特思想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李定清;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与欧洲文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晓敏;科拉科夫斯基宗教理论及现代性反思[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王英;辩证法的具体性[D];吉林大学;2012年
8 蔺运珍;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法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红章;概念框架与思想解读[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骆徽;萨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玉奎;苏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贺团卫;马克思恩格斯人权思想与当代中国人权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小波;试论马克思主义来源的三种类型[D];东华大学;2011年
4 张毕晓;从“同路”到彻底决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牟曦东;马克思对人本质界定的视野与维度[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慧明;论蒲鲁东的政治经济学[D];吉林大学;2011年
7 熊颖涛;青年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王婷婷;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探析[D];安徽大学;2011年
9 何广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1年
10 高艳霞;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臧峰宇;;书信中的哲思:晚年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阐释——兼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书信比较[J];教学与研究;2010年06期
2 安启念;;辩证唯物主义还是实践唯物主义——再读马克思[J];学术月刊;2011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臧峰宇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艳冬;;科学发展观是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体现[J];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2 黄亦君;李晓兰;;科学发展观的时代精神[J];党政论坛;2008年12期
3 王春玺;;科学发展观的时代精神[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年02期
4 姜怀忠;;论科学发展观的时代精神[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黄平;时代精神与哲学研究对象[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9年05期
6 全颖华;关于时代诸问题的哲学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7 孙森;;弘扬时代精神 凝聚转型发展正能量[J];奋斗;2014年07期
8 陈光林;;科学发展观的时代精神[J];求是;2008年03期
9 吴嘉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执政党的时代精神[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夏红霞;;论科学发展观的时代精神[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静;总结经验做法 弘扬时代精神 把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N];鹤壁日报;2014年
2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 博士 李晓兰;深刻领会党的群众路线时代精神[N];贵州日报;2013年
3 王风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时代精神的精华[N];光明日报;2003年
4 自治区政协主席 陈光林;科学发展观的时代精神及其意义[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5 本报评论员;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N];河北日报;2011年
6 孙展;我市召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N];菏泽日报;2007年
7 ;浅谈党员先进性教育[N];鞍山日报;2005年
8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马克思主义部 执笔人 王海锋;在时代精神表达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吴华敏;科学发展观断想[N];新疆日报(汉);2009年
10 徐崇温;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及其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本文编号:1947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947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