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8-05-28 17:14

  本文选题:毛泽东 + 生态文明 ; 参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06期


【摘要】: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大量关涉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表现在新中国成立后植树造林、发展林业,治理江河、兴修水利,保持水土、防治疾病,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等实践中。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是生产生态观,还涵括了消费生态观,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形成了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我国实际情况为基本出发点,以文化生态观统筹协调发展全局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
[Abstract]:The ecological ideology of Mao Zedong'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volves the eco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nd shows that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 of Mao Zedong is not only a production ecological concept but also an ecological concept of consumption. It is manifested in the practice of planting trees, developing forestry, harnessing rivers, reconstructing water conservancy, keeping water and soil,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diseases, thrift, and opposing waste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new China. Through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 the interests of the vast masses of the people have been put in the first place, and the basic starting point i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the guidance of the world outlook methodology with the overall coordin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the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outlook.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海南国际旅游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发展战略研究”(13AKS0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41;X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红;;从《论十大关系》看毛泽东的经济生态思想[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刘镇江;肖明;;毛泽东生态伦理思想的二重性及其启示[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3 胡建;;从“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人类中心主义”——新中国毛泽东时期的生态文明理路[J];观察与思考;2014年06期

4 黄娟;贺青春;;毛泽东的生态经济观及其评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年01期

5 桂银才;;关于毛泽东勤俭节约思想的回顾[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王秀春;张本效;;建国后毛泽东生态思想的实践探索与当代价值[J];理论导刊;2013年12期

7 段娟;;毛泽东生态经济思想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年04期

8 刘海霞;;毛泽东生态思想及其时代价值[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年03期

9 高凌云;吴东华;;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探析[J];人民论坛;2012年05期

10 祝志男;;毛泽东艰苦奋斗思想的形成发展探析[J];前线;2013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生贤;;周恩来的人口控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党史文苑;2008年02期

2 韩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主导价值观建设的历史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3 肖贵清;李永进;;邓小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08期

4 陆剑杰;;论1962年的党内争论——读《毛泽东传(1949—1976)》的笔记[J];党的文献;2014年05期

5 赵宇;;毛泽东的风范:从践履俭德到提出“艰苦奋斗”[J];鄂州大学学报;2014年09期

6 崔晓麟;;道路自信与毛泽东的探索和贡献[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7 方刘松;彭懿现子;;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对协商民主的实践探索及其当代启示[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8 吕文静;;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及其对广西绿色转型的新要求[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年10期

9 李益模;;试论李维汉对民主党派性质的科学阐明[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10 张弛;;学习、调整与吸纳——西方学者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之谜的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邢和明;;毛泽东与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出[A];毛泽东与中国道路——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3年

2 王素莉;;毛泽东与新中国的赶超战略[A];毛泽东与中国道路——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3年

3 刘景泉;张健;;毛泽东与中国精神[A];毛泽东与中国道路——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3年

4 李方祥;;毛泽东的勤俭建国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毛泽东与中国道路——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3年

5 杨先农;肖柯;;毛泽东确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导向[A];毛泽东与中国道路——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3年

6 周建超;;论毛泽东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思考[A];毛泽东与中国道路——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3年

7 陈理;;新中国对社会管理的艰辛探索及重要启示[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3年(下)[C];2014年

8 吴怀友;李冰;;毛泽东勤俭建国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琳;毛泽东水利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山西大学;2012年

2 李海洋;党的制度体系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3 焦奎;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思想的历史考察[D];武汉大学;2013年

4 刘玉;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学说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5 吕艳华;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6 朱颖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7 汤建;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之历史考察[D];扬州大学;2013年

8 龚晨;毛泽东“二为”思想在我国新时期的践行与理论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谌玉洁;转型期农村基层党建的理论与路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10 刘国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洪珍;毛泽东的生态思想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2 舒振华;农村中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超;建国以来我党关于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思想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罗汉;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璐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2年

6 伍丹;邓小平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7 谭晓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8 薛立媛;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晓培;“文革”前十年党的人口思想与生育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佟倩倩;毛泽东生态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苗全民;;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的演变[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04期

2 郭圣福;魏法谱;;《论十大关系》的哲学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01期

3 康沛竹,艾四林;毛泽东水利建设思想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年01期

4 ;新世纪中国人口问题展望[J];人口研究;2000年01期

5 穆光宗;;还原马尔萨斯和马寅初人口思想的历史价值[J];人口与发展;2010年03期

6 钟卫华;《论十大关系》中的经济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7 王学渊;李忠健;;市场经济生态观之浅见[J];特区经济;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玉芬;韩亮;;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重要标志[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07年04期

2 许凤霞;;生态文明:重大而紧迫的发展课题[J];求知;2008年02期

3 张妮妮;;生态文明:文明的要素亦或文明的形态[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年03期

4 薛惠锋;;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建议[J];人民论坛;2008年01期

5 曹征海;;建设生态文明 实现全面振兴[J];实践(党的教育版);2008年01期

6 刘卓志;;做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地区[J];实践(党的教育版);2008年01期

7 刘友宾;;积极促进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J];环境保护;2008年01期

8 黄顺基;;建设生态文明,转变发展方式[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王续琨;;从生态文明研究到生态文明学[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秦书生;;我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艳芹;李世雁;;自然体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浅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2 单晓娅;涂妍;;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彭光华;吴文良;刘光栋;;关于构建生态文明秩序的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张继泽;;建设生态文明是长期的战略任务[A];2009年中国未来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于庆月;;科学发展观与天津生态文明建设[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李春才;;第四种文明的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解构与实践研究[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专辑[C];2009年

7 许振成;张修玉;胡习邦;赵晓光;;生态文明新理念[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8 韩孝成;;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及其建设的战略对策[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9 吴玉树;;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10 郑雄;李媛媛;陈红路;何志云;;南宁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博士 袁海军;树立生态强区理念 领跑生态文明建设[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2 张建宇;生态文明,文明的整合与超越[N];人民日报;2007年

3 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委党校副教授 梁秀丽;生态文明:文明建设的新理念[N];上饶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温雅莉 苑铁军 李惠均;生态文明:是远还是近?[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5 复旦大学教授 谢遐龄;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刻不容缓[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万群;坚定不移地走建设生态文明的特色发展之路[N];贵州日报;2008年

7 林芝地区政协副主席;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N];林芝报;2008年

8 李晋国;建设生态文明 构建和谐社会[N];延边日报;2008年

9 本报特约评论员;建设生态文明关键靠行动[N];淄博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刘联邋赵婧 实习生 苏力;专家学者献计“生态文明建设”[N];珠海特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包双叶;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剑;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4 徐海红;生态劳动视域中的生态文明[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敏;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6 张首先;生态文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魏晓双;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8 刁尚东;我国特大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9 邱建辉;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与评价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10 马娜;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发展[D];东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义花;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程丽;技术的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D];河南大学;2009年

3 仲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4 杨延松;中国共产党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宗云;中国多元参与式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6 房安文;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7 高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9年

8 陈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伦理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宋丽萍;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10 高栋;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及其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47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947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7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