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三个标志性论断
本文选题:社会主义 + “联合体论” ; 参考:《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年06期
【摘要】: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有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解读。笔者认为,从马克思主义者三个标志性论断出发能够使我们更加清晰、完整地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联合体论"从宏大历史视角指明了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和一般本质;"改变论"从发展方式的视角指明了苏俄社会主义的发展思路,探索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本质论"从根本性质的视角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本质,探索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理清三个论断的思想内涵与发展脉络,对指导当前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bstract]:People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what is socialism and how to build socialism".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starting from the three hallmarks of Marxism, we can have a clearer and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what is socialism and how to build it". The theory of combination indicates the ideal goal and general essence of social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and history, and the theory of change indicates the train of thought of Soviet socialism from the angle of development mode. The essence theory points out the special essen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xplores what socialism is, and how to adhere to and develop socialism.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larify the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 context of the three judgments to guide the current socialist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西华大学政治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政治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A8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放;;如何认识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对《九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一书的几点意见[J];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06期
2 张兴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根本特色[J];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勇兵;;科学发展观——科学的执政哲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3 邵显松;;析哈代小说在传统框架内表现出的超前意识[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郑明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理论发展的新境界[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吴学琴;挑战单向度全球化——马克思关于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化理论评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张能为;;论萨特伦理学的评价维度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任冬冬;;基于认识论视角下的以人为本内涵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施光跃;;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的民生问题考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练庆伟;;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概念的形成及蕴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胡美灵;;农民自治权探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晓亮;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7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何磊;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10 袁丽丽;十月革命前俄国合作社的思想和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耿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4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斌;哲学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邵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李婷;瞿秋白民生思想探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在碧;社会主义本质的实践视角[J];理论前沿;2002年24期
,本文编号:1952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952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