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8-08-19 06:46
【摘要】: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但这一重要理论遗产长期遭到遮蔽、抹杀至少是有意的漠视。改革开放以后,以李秀林教授为代表的我国学者重新启动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研究。梳理、总结、反思30多年来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与发展历程,检视和回顾当代中国在现代化转型中随着社会有机性日益增强和突出,基于传统机械论思维的改革观念和做法左支右绌事倍功半,国人亦对社会有机性日渐自觉以致按照有机体的规律进行建设和设计历史,对于深入理解中央的新发展理念和十三五规划的战略布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有重要意义。
[Abstract]:Marx's theory of social organis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but this important theoretical heritage has been sheltered for a long time and wiped out at least deliberate neglect.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ese scholars represented by Professor Li Xiulin restarted the study of Marx's theory of social organism. Over the past more than ten years of releva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review and review of contemporary China's modernization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increasing and prominent social organic,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mechanistic thinking of reform concepts and practices of half the effort, the Chinese people are also increasingly conscious of social organic so as to buil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s of organisms. And the history of desig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rategic layout of the 13th Five-Year Plan,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to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分类号】:A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天琼,贺祥林;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范畴的形成及其意义[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2 刘海龙;;社会有机体理论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5年06期

3 高天琼;;关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构成内容的文本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魏伟;;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5 魏伟;;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视阈中的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探讨[J];理论与改革;2007年01期

6 魏伟;;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视阈中的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探讨[J];求实;2007年05期

7 金晓燕;王昌明;;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透视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8 王浩斌;王飞南;;近年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研究述评[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周建超;;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研究述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11期

10 侯彦峰;崔剑;;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探析[J];新疆社科论坛;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西华;;中国梦和社会系统的涌现机制与和谐社会的非线性构建[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和丽蓉;;和谐社会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坚;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迪[N];学习时报;2007年

2 高天琼 贺祥林;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与科学发展观[N];光明日报;2006年

3 殷叙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N];学习时报;2006年

4 马俊峰;从社会有机体角度理解社会生产力[N];人民日报;2004年

5 北京大学教授 王东;关于科学发展观之哲学基础的几点理解[N];北京日报;2007年

6 马援;让核心价值体系弥补社会裂痕[N];人民日报;2007年

7 王巍;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要义[N];学习时报;2014年

8 杨巧蓉;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N];人民日报;2006年

9 孟庆艳 张涛 张龙海;长期的历史任务 重大的现实课题[N];沈阳日报;2006年

10 邓伟志;和谐不是“无差别境界”[N];学习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继文;文化软实力的历史观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开鹏;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2 周雷;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彭先兵;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新探[D];中共湖南省委党校;2008年

4 张文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远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赵净琳;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7 田菲菲;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3年

8 李晓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9 王洪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10 袁航;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视域下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90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190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5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