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在凡人与上帝之间——马克思早期文献《伊壁鸠鲁哲学》解读

发布时间:2018-08-27 09:51
【摘要】:在现在留存下来的马克思数量庞大的笔记中,有的内容几乎都来自他人的著述而鲜有马克思本人的表达,不仔细研读和琢磨很难从这些摘录中看出他的真实用意。正因为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文献基本上没有纳入研究者的视野乃至被完全舍弃了。本文通过对其早期文献《伊壁鸠鲁哲学》中的梳理和解读,说明在内容繁杂、思路混乱的表象背后有一个相对集中的议题,即他对作为社会成员中一个特殊群体的"哲人"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而且大致通过哲人与凡人、哲人与神、哲人与哲人之间的对照,描述和凸显了"哲人"思维的特征。这对处于思想起源期的马克思确立人生价值指向、生活道路和理论视野具有重要价值,对其未来的社会实践和理论建树也有一定的奠基性意义。
[Abstract]:In the large number of Marx's notes, almost all of them come from other people's works, but few of them are expressed by Marx himself. It is difficult to see his true intention from these excerpts without studying and pondering them carefully. For this reason, for a long time, the literature was largely ignored and abandoned. By combing and interpreting his early literature, Epicurus' philosophy,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re is a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topic behind the complicated contents and confusing ideas. That is to say, he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philosopher" as a special group of social members, and described and highligh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ilosopher" thinking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hilosopher and the mortal, the philosopher and the god, the philosopher and the philosopher. This is of great value to Marx, who is in the period of ideological origin in establishing the direction of life value, the way of life and the theoretical field of vision, as well as the foundation of his future social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A8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华萍;;伊壁鸠鲁的自由和平等思想解析[J];法制与社会;2013年29期

2 黄忠晶;;伊壁鸠鲁的快乐思想新论[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3 黄新建;;伊壁鸠鲁“社会契约说”政治思想初探[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4 武阳;;“原子偏斜论”映出的激进革命观——青年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原子偏斜自然哲学有限认同的政治哲学意蕴[J];研究生法学;2010年06期

5 范敏;;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启示[J];传承;2011年11期

6 董仲其;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研究伊壁鸠鲁哲学的影响[J];探索;1992年02期

7 ;哲思睿语[J];求知;2010年11期

8 何全碧;;话说“享乐主义”[J];四川统一战线;2013年08期

9 丁伟;;宴散——名人之死面面观[J];中国企业家;2006年20期

10 王鹏飞;包利民;;试析马克思哲学发展中的伊壁鸠鲁元素[J];求是学刊;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崔延强;;通向宁静之路——晚期希腊的哲人理想[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珍;人是自己的佑护者[N];中国民族报;2012年

2 谭平;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契约论”[N];学习时报;2005年

3 王珍;无神论的“三个杀手锏”[N];中国民族报;2012年

4 朱世达;如何以哲学克服人生的焦虑[N];中国邮政报;2004年

5 北京师范大学 陈科;试论和谐唯物主义[N];光明日报;2008年

6 王珍;心灵的快乐最可信赖[N];中国民族报;2014年

7 扬州 雨荷;大学生“闪婚急嫁”的冷思考[N];扬州日报;2006年

8 范明生(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治疗性古典哲学:聚焦幸福与心灵宁静[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9 周国平;哲学不只是慰藉[N];中华读书报;2004年

10 熊海林;富有智慧 人有运气[N];中国信息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燕;论希腊化时代的伊壁鸠鲁精神[D];辽宁大学;2011年

2 王伟伟;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探析[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3 张星萍;伊壁鸠鲁的科学价值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许欢;对伊壁鸠鲁的προληΨ(?)的再考察[D];山东大学;2013年

5 赵亮;论伊壁鸠鲁的快乐欲望与治疗[D];南昌大学;2012年

6 徐康宁;伊壁鸠鲁的政治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7 毛华萍;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的人生哲学[D];江南大学;2008年

8 白云;自由、快乐与契约[D];南昌大学;2014年

9 石亚兵;伊壁鸠鲁的“灵魂救治”教育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06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206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d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