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的领导与多元社会治理结构
[Abstract]:In contemporary China, social governan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political parties. The political system, which integrates the leading party and the ruling party, has the advantage that it make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ocial governance.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pluralistic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brings great changes to the ruling environment of the Party, so it is necessary to perfect the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by insisting on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The scientific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perfecting the multi-dimensional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It is necessary to cultivate the social forces to perfect the multi-element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social level determines the perfection of the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
【基金】:201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10JZD0001)
【分类号】:D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杨;;列宁关于俄共(布)如何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理论与实践[J];唯实;2011年05期
2 易灵娟;;从中西党政关系比较思量我国党政关系未来走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4期
3 贾小明;;“执政党”概念源流考——兼论毛泽东的“革命党”思维[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5期
4 尚爱国,涂为国;试论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党问题的认识[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王丽华;孙琼仙;;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转型历程的回顾与总结[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刘士永;;党政分开——从领导和执政关系的视角谈起[J];新学术;2007年05期
7 赵利;吴倩;;地方党政关系的宪政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王贵秀;;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政治成长中的地位转变与角色转换[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9 林艳;;列宁的执政党密切联系群众思想及时代意义[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10 陈杨;;列宁关于俄共(布)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理论与实践[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存福;;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政党地位坚如磐石[A];贵州省档案学会纪念建党80周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2 ;说明[A];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C];2003年
3 田广清;孙学敏;;执政就是服务[A];构建和谐社会与领导科学创新——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红凛;;依法执政的领导体制探析[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5 李景治;;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几点思考[A];当代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鲁保邕;;科学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理念[A];“科学执政与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欧阳淞;;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A];光辉的历程 宝贵的经验——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的建设主要成就与经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梁婵;;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总论 党领导人民建设新中国的光辉篇章——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成就与主要经验[A];新中国60年党的执政成就与经验[C];2009年
10 阮黄南;;试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资源及其再造[A];“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21世纪初政党发展与变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连霞;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把握的重点环节[N];中国审计报;2007年
2 杨胜群;毛泽东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N];人民日报;2004年
3 本刊特邀理论家石仲泉、郑杭生、黄楠森、徐崇温作答;学习十六大报告百问百答[N];北京日报;2002年
4 席佳铭;先进性建设离不开监督[N];学习时报;2006年
5 中共南丹县委书记 潘育伟;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发展[N];广西日报;2008年
6 郭晓明;创新富有韶关特点的好经验[N];韶关日报;2005年
7 苏立平(作者系辽宁鞍山销售分公司党委书记);实践“三个代表”做好党建工作[N];中国石油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王德先;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再认识[N];华夏时报;2002年
9 本报评论员;考验执政能力的“试金石”[N];兰州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黄天香;打破对市场经济的禁忌[N];中国改革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坤洋;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龚少情;独一执政党发展的动力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梅松伟;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彦锋;邓小平执政党监督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2 崔晶晶;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活力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3 岳洁;建国初期毛泽东关于执政党治理问题的思考(1949~1956年)[D];河南大学;2009年
4 张靳;执政党政绩合法性的限度及其超越[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秦继伟;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肖挺;胡锦涛党的执政思想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吉秦雁;胡锦涛民主执政思想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鹏勇;公民社会的成长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赵爽;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年
10 李清;试论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构想及其当代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07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207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