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
[Abstract]:Foster strongly criticized the former ecological Marxists for cultivating the ecological dimension from external grafting, integrating ecology and Marx's thought, and instead digging from Marxist materialistic view of nature.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criticism of capitalist ecological crisis. Because of his excessively single deduction of Marx's criticism of ecological dimension and revival of abstract materialist view of nature, he not only directly leads to his fragmented misinterpretation of Marx's thought, but also weakens the critical dimension of Marx's thought. At one time, it deviated from Marx's unification of man and nature, the liberation of man and the resurrection of nature at the level of existentialism, and Marx's communist practice with the high degree of existentialism. Although Foster found the root of the ecological crisis, but in overcoming the ecological crisis, solving the human alienation of nature and other key issues highlighted its theory is not thorough.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哲学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项目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存在论视域及其批判”项目(批准号01JAZJD7100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1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陶富源;关于价值、人的价值的几个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陶清;;自然观:庄子与怀特海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9 丁润生;;试论顺应自然超越时空的无元思维模式——兼谈无元思维模式与灵感思维的对比[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10 杜晓青;;论马克思实践的“时间思想”[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7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宋庆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运文化的契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庆娣;;马克思与生态学的关系——评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J];学术论坛;2008年03期
2 吴海金;朱磊;;国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概述[J];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03期
3 徐琴;;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06期
4 穆艳杰;吕春晖;;略论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王镇;李宏博;;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及当代意义[J];学习月刊;2011年14期
6 刘欣然;;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唐正东;;基于生态维度的社会改造理论——利比兹、奥康纳、福斯特的比较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01期
8 赵卯生;杨晓芳;;生态批判·制度超越·人的解放——福斯特建构政治生态哲学的三重维度[J];东岳论丛;2010年07期
9 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评析[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10 李巍;;生态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J];理论观察;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华炜;;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学习需要激发机制探讨[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2 袁梅;;改革开放以来军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历史变迁及启示[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蒋南平;;学习十七大精神 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中国失业问题[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覃乃勉;黄树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科学执政的首要必备条件——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粗浅体会[A];“科学执政与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崔继新;;信仰重建与社会和谐[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6 宋晓玲;;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根本指导思想[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7 王学东;;坚持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8 姜德福;孙道同;;“三个代表”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A];弘扬革命传统,迎接时代挑战——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论文集[C];2002年
9 徐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民族性[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10 赵丽华;;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机制及其运用[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袁雷;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发展[N];经济日报;2005年
2 赵剑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N];北京日报;2006年
3 云南民族大学 彭有祥;做具备双重魅力的思政课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宋贵伦;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N];文汇报;2007年
5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陈占安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召集人 南开大学教授 逄锦聚 教育部党组成员 副部长 李卫红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张雷声;统筹协调 形成合力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N];光明日报;2009年
6 宋萌荣;马克思主义本源之探[N];光明日报;2006年
7 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祝福恩;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普”专家[N];黑龙江日报;2007年
8 ;应提供更多更好的学术创新和政策建议[N];社会科学报;2006年
9 记者 朱方舟;环保核查“曝光”福斯特IPO计划[N];上海证券报;2011年
10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张一兵邋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刘怀玉;以彻底的实践精神推进理论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华章琳;自然意义的本质道说[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晓鹏;从控制走向解放[D];复旦大学;2007年
3 余维海;生态危机的困境与消解[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周太山;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佟岩;生涯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周耀宏;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董亦佳;杰姆逊的文本阐释理论与阐释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郭剑仁;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覃世艳;后现代主义解释学批判[D];苏州大学;2006年
10 严耕;生态危机与生态文明转向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巍;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评析[D];东北大学;2008年
3 王媛媛;福斯特的生态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马英;福斯特的生态危机观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1年
5 祖国;论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伟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评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齐冰;毛泽东对民粹主义认识的思想发展轨迹[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高国祯;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9 丁平;论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的“三形态”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朱立山;中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631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263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