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视域下的马克思平等观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8-10-12 13:34
【摘要】:现代性理所当然成为当代最鲜明的关键命题之一,同时也是现代哲学要研究的焦点。现代性指出了现代社会的目的及进步追寻,将其与当代相关领域相结合,把问题的研究致力于这个大背景之下,就能获得新的启发,在灵感激发下会找到契合度高的视角,这样就达到了值得理论界进行进一步探讨的深度。马克思将理论的视角定格在最终使社会成员都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单个人都能挣脱束缚,成为现实意义上无拘无束的没有负累的存在。可实际却成了,现代性带来的社会成员彼此间的不平等,成为通往平等阶梯上的拦路虎。马克思恰好从资本引发的不平等征象出发,进一步发出了不同于“政治解放”的,使人民群众最终获得自由的高声呐喊。平等是实现社会协调发展的主旨之一,马克思平等观的起点落脚于唯物史观底子之上的。它是真正科学的货真价实的平等观,马克思的平等观远胜于以往一切的相关理论,它使社会平等观处在科学研究的根本之上,一方面提出了科学的思想和要领去把平等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平等问题被消解的步伐。更是提供了有利于当代中国平等问题解决的科学的理论武器,对我国提出的“中国梦”的伟大构想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达到社会的协调前进,不单单是社会共同努力要完成的使命,更进一步是当下社会主义政党奋斗不息的任务与征程。我们必然要持有与马克思平等理论相关的大旗,朝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平等目标迈进,最终让共产主义达到实质上的平等。为此本文分四部分进行详细论述:第一部分主要是将论文的写作背景交代清楚。明确本文要研究的现代性是哲学视野中的现代性,现代性的实质是要实现作为主体的人的解放,这与马克思平等观所追求的最终意义上的自由平等的目标是不谋而合的。现代性的提出与发展为马克思平等观的形成既提供了契机,又指明了方向。紧接着在现代性视域下进一步挖掘马克思平等观形成的理论渊源就成了本章节的必然。第二部分着重论述现代性视域下马克思平等观的核心内容与特征。这是深入理解马克思平等观的精髓所在。首先结合现代性视角去分析马克思平等观的出发点,发展动力及最终要实现的目标,这是为了从新的视角去解读马克思平等观的核心内容,其次还需进一步研究马克思平等观的特征。第三部分就结合当前中国社会的现状,通过对极具代表性的三大差距下的不平等现象的展开论述,进一步找到出现这类现象的历史原因与现实原因。针对问题,分析出原因,就能为矛盾的有效解决提供可借鉴的途径和方法。第四部分将落脚点放在研究马克思平等观的当代价值及实现途径上。最主要是要为平等的实现找到出路,推动平等目标的早日实现。本文旨在站在现代性立场整体梳理马克思平等观的理论渊源及核心内容和特征,并且结合当前中国社会现实,在此基础上透析当今社会出现不平等的根源。找到问题的根源就能“对症下药”,让社会成员朝着理想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让马克思平等观的理论价值在当今社会更加绚烂夺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A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军;;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观[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02期

2 高志东;;恩格斯对杜林平等观的批判及其对我国平等、公平问题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张成山;;马克思平等观的当代理解[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4 刘德吉;;阿玛蒂亚·森的能力平等观与公共服务均等化[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11期

5 李艳庆;房蕾;韩兵;;论马克思平等观的发展历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于越;;西方近代平等观的历史发展[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8期

7 李艳庆;刘丽;;论马克思平等观对资产阶级平等观的超越[J];武警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8 徐琳;论中国的平等观及中西平等观比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Z1期

9 乌云娜;平等与平等观及其历史把握[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10 徐圻;物的必然与人的自由——略论马克思的平等观[J];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希恩;;论周恩来的民族平等观[A];周恩来百周年纪念-全国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1998年

2 何卓恩;;大陆赴台自由知识分子1950年代对平等观的调整[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钟麒;;马克思主义平等思想与基督教平等思想关系探析[A];“公平、公正、平等: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王景平;以“平等”促发展[N];山西日报;2002年

2 李纪才;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思想[N];学习时报;2008年

3 关尔;务工青年的平等观[N];工人日报;2007年

4 郑杭生(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从以平等取向为主到以公平取向为主[N];辽宁日报;2001年

5 赵向文;论毛泽东的平等观及历史价值[N];山西党校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熙;马克思平等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欧顺军;伦理视域下的佛教平等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丹;马克思的平等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李艳庆;马克思平等观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田莉;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观[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璐;马克思平等观及其现实意义[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于越;马克思平等观与和谐社会利益制度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6 杨荣荣;马克思的平等观及其当代意义[D];新疆大学;2012年

7 张卓娅;马克思平等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8 朱凤云;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赵兴旺;马克思平等观及其当代价值[D];新疆大学;2015年

10 杨维;马克思与卢梭的平等观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66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266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a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