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文化制度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4 13:25
【摘要】:家庭文化制度是家庭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家庭文化制度建设的作用,推进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建设。家庭礼仪、家庭调解、家庭生活教育、家庭养老扶幼、婚姻承诺是家庭文化制度建设的内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下,家庭文化制度建设应更新思想观念、营造建设氛围、借鉴国外经验、鼓励全员参与。
[Abstract]:Family cultur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family system. We nee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family cultur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family and harmonious society. Family etiquette, family mediation, family life education, family old-age support and marriage commitment are the contents of family cultural system construction. Learn from foreign experience and encourage all staff to participate.
【作者单位】: 湖南女子学院;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质量理论导向下的当代礼仪建设体系研究》[编号:13YBA179] 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公共管理视角下公民礼仪道德价值及其价值规范研究》[编号:2014SK322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69.1;D6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登华;;试论可仲裁范围的限与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杨慧;;论消费争议解决途径的障碍及疏通[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刘艳芳;;论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改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黄彬;胡勇;;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国家法与苗族习惯法冲突解决机制透视[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6 张居盛;彭泽虎;;新农村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7 杨成;邵毅超;;美国ADR对我国农村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借鉴[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8 胡勇;;农村土地纠纷化解的路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9 陆在春;;我国教育仲裁制度的重构与完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戴斌;吴雪峰;;论我国多元化医疗纠纷解决机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效率与保障:调解机制如何在我国民事争议解决中发挥作用[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王鹏;;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法院判决正确性问题探析——从合同诈骗罪与合同违约竞合说起[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谢桦;;论中国医疗纠纷ADR解决机制的建构[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二辑)[C];2007年

4 张锐智;;论我国传统法文化在健全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5 陈培杰;;论民间调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6 陈琨;;由安然事件探讨公司领导人道德危机问题[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7 田孟华;;创建学习型法院与提高法院审判质效——基于我国法院党建工作的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8 肖辉;孙文胜;;论人民调解制度与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以新农村建设为视角[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9 项冶萍;罗长青;费文婷;高俊;;美国ADR对完善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借鉴意义[A];2007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7年

10 李广辉;;司法管辖权与仲裁管辖权冲突之解决[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杨猛;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潘华志;权利冲突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江涛;民事诉讼效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李德恩;民事调解中的当事人自治原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李炎杰;中国保险合同纠纷防范及处理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尹彦久;法院审级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肖易儒;林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谢华;关于构建中国体育仲裁制度及相关理论问题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孟兆芳;以人为本视角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周谅;调裁制度的发展与理论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郭露璐;论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莹;私力救济的法经济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雅婷;诉前调解机制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熊亚娜;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小雁;证券纠纷ADR的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70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270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7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