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批判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11-05 08:42
【摘要】:在几十年历史演变过程中,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经历了三期发展,即从"老批判理论"到"新批判理论"再到"后批判理论"。就它们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而言,第一期发展以霍克海默、阿多尔诺的"跨学科唯物主义"和启蒙辩证法为代表,与传统马克思主义"渐行渐远";第二期发展以哈贝马斯的历史唯物主义重建为代表,被重建后的历史唯物主义已经"面目全非";第三期发展以霍耐特对早期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重新诠释为代表,被重新诠释后的马克思已经成为"另一个马克思"。因而,从总体上看,法兰克福学派三代批判理论家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从欣赏、信奉到怀疑、批判,再到超越、重建。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several decades' historical evolution, the critical theory of Frankfurt school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of development, from "old critical theory" to "new critical theory" to "post-critical theory". As far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Marxism is concerned, the first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is represented by Horkheimer, Adorno's "interdisciplinary materialism" and the dialectics of enlightenment, which are "gradually separated" from the traditional Marxism. The second stage of development is represented by Habermas' r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third stage of development is represented by Honet's reinterpretation of early critical theory and Marx, and Marx has become another Marx after being reinterpreted. Therefore, on the whole, the attitude of the three generations of critical theorists of Frankfurt School towards Marxism is: from appreciation, belief to doubt, criticism, to transcendence and re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暨哲学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从批判理论到后批判理论”,项目编号:14JJD720007 国家留学基金公派高级研究学者项目
【分类号】:A8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爱军;;青年马克思政治批判主题——兼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解读视角[J];东岳论丛;2013年12期

2 涂良川;李爱龙;;劳动与需要:马克思分配正义的双重视野[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3 贾丽民;孔扬;;罗尔斯政治哲学的“非政治”维度——“多”与“一”的冲突问题[J];教学与研究;2014年05期

4 彭文刚;;论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的现实批判本性[J];理论探讨;2014年06期

5 胡希;;雷蒙德·威廉斯的感觉结构理论及其文化批评实践[J];青年文学家;2014年23期

6 白刚;李德炎;;当代政治哲学的走向——从阿伦特到马克思[J];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04期

7 唐爱军;;青年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两种分析框架[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5期

8 曾琰;;并非在伯仲之间——马克思与阿伦特关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比较[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9 白刚;;作为“正义论”的《资本论》[J];文史哲;2014年06期

10 唐爱军;;论韦伯的现代性分析框架——兼与马克思的比较[J];学术研究;2014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娟;同情与政治:阿伦特的政治存在论[D];吉林大学;2014年

2 郭春明;主体形而上学反思与人的现实生命的自觉[D];吉林大学;2014年

3 陈太明;哈贝马斯“道德证立”逻辑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4 董晓丽;哈贝马斯政治公共领域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智;;论“批判理论”的两重性[J];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08期

2 斯蒂芬诺·佩去契尼;刘芳;;再思批判理论:规范性、权力与民主[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7年00期

3 宋英杰;刘思宇;;论“新感性”理论对批判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理论界;2012年06期

4 王凤才;;从批判理论到后批判理论(上)——对批判理论三期发展的批判性反思[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06期

5 王凤才;;从批判理论到后批判理论(下)——对批判理论三期发展的批判性反思[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01期

6 埃米·艾伦;陈崎;;理性、权力和批判理论的未来[J];国外理论动态;2013年01期

7 陈纲;;从批判思维看公民参与——评理查德·博克斯的《公共管理中的批判理论》[J];公共行政评论;2013年02期

8 韩松;;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现代交际;2013年09期

9 凌海衡;;批判理论[J];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07期

10 刘光斌;童建军;;论霍内特的批判理论与正义理论的新范式[J];理论与改革;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马丁·贝克·马图斯蒂克;陈旭东;汪行福;;卓越人生与批判理论[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2 王凤才;;霍耐特对早期批判理论的批判性反思[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C];2007年

3 马里奥·温宁;林育川;;批判、规范性与语言[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1)[C];2013年

4 汪行福;;现代性与民主——批判理论的自由主义转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三辑)[C];2002年

5 张璐;;简述哈贝马斯科技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王凤才;;实用主义对霍耐特的影响(论文纲要)[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让·菲利普·德兰;余永林;;作为一种唯物主义方案的承认伦理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开大学哲学系 谢永康 节译;批判理论与抗议运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陆扬;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反思[N];文艺报;2000年

3 于文秀 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艺术学院;后殖民批判理论和马克思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宋建丽;马克思的正义批判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周穗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实证主义与批判理论的结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南帆;批判理论的当今形式[N];福建日报;2002年

7 柯汉林;《东方文化》[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8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周爱民;哈贝马斯和霍耐特重构早期批判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庄友刚 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要重视空间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张守奎;马克思财产权批判的当代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亚平;重思马克思的批判理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袁蓓;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空间转向”的反思[D];苏州大学;2013年

3 白梅花;论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实质及其意义[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彤彤;批判理论社会科学哲学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5 孙江;马克思的城市批判理论[D];苏州大学;2004年

6 段毅才;威廉·莱斯生态批判理论诠解[D];山西大学;2011年

7 张莉;批判理论的社会科学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8 郭咔咔;《启蒙辩证法》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文本学解读[D];河南大学;2012年

9 张芷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农业的生态批判及意义[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左博;阿多诺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当代启示[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11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311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8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