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思想方法论价值回归的应然
[Abstract]:Mao Zedong thought is not only a generalization of Marxist theory and practice in China, but also a methodology tha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western countries' philosophy of science. It is also complete and superior, because this methodology satisfies many requirements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 It also supplements and perfects the knowledge of proprietary methodology, which can be called "theory", including formal theory, reality theory, knowledge theory, cognitive theory and insight theory. The integrality and superiority of the methodology of Mao Zedong thought enable the methodology to find, analyze and grasp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phenomena and problems efficiently in the general environment and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th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and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 without examples. Forming laws, and making rational judgments and rational action decisions based on analysis, therefore, Mao Zedong thought methodology is a necessary methodology to practice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and must be grasped and applied by party members, especially leading cadres at all levels, and therefore, The return of its value is necessary,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its knowledge and application is necessary.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委员会;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四川大学;
【基金】:四川大学985平台项目中美大学战略研究所《未来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子课题《战略思维研究》
【分类号】:A8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丁;对科学哲学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理论探索;2005年02期
2 李和宽;科学哲学理论中的几个主题[J];思想战线;2000年06期
3 李英姿;;从生命本质的视角探索科学哲学的方向和途径[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5期
4 胡永翔;赵华;;科学哲学对经济学理性的影响[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5 鲁秀伟;;试论科学哲学对创新精神的培育[J];世纪桥;2008年12期
6 魏洪钟;;达尔文主义对当代科学哲学的挑战[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6期
7 陈小鼎;;科学哲学在国际关系学中的应用及其前景[J];欧洲研究;2012年02期
8 魏洪钟;;马克思的科学哲学及其当代意义[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李醒民;批判学派科学哲学的后现代主义意向[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谢林平;论西方经济学哲学的形成与发展[J];岭南学刊;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蜀晋;;科学哲学及其对科学教育理论研究的价值[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宋浩;;论民族性与科学哲学[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伍玉林;袁辛奋;;科学哲学研究的一个不容忽视层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融合[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4 朱凤青;;从科学哲学看科学的文化价值[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郑玮;;“实践转向”与科学哲学的当代重建[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6 张学义;;科学哲学史上的反常论[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7 毕晋锋;;试述波普的科学哲学观[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8 张家诚;;气象学与哲学的万年情结[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丁准泰;陈小月;陈震;张珂;;哲学标准下的科学理论体系——以地质学的“原地重熔理论”为例[A];山语清音——第二届地学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2年
10 韩芳;史玉民;;世界著名大学科学哲学专业述评[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裘杰;两种文化语境下的中俄科学哲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田小飞;自然主义科学哲学及其规范性[D];清华大学;2008年
3 杨建飞;科学哲学与西方经济学思想发展演化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4年
4 何华青;新实验主义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贵玉;当代科学哲学的人文转向[D];新疆大学;2010年
2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牟婉祯;经验主义在科学哲学中的地位[D];新疆大学;2015年
4 向修玉;当代西方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论纲[D];厦门大学;2007年
5 殷维;科学哲学自然化探析[D];重庆大学;2010年
6 周伶俐;科学哲学“价值中立”可能吗?[D];湘潭大学;2011年
7 王桢;科学哲学从逻辑模式向历史模式的转变[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8 周丹迪;范岱年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9 李垣;科学哲学对经济学方法论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10 田甜;胡塞尔科学哲学思想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16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316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