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马克思主义制度批判中的生态论维度
[Abstract]:Attention and reflection on ecological problems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even at present. The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modern civilization has caused tens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has brought enormous material wealth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ivilization. But at the same time, all kinds of crises come along, the natural resources are overconsume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destroyed, and the balanced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is destroyed. Ecological problems have become a focus of many disciplines. Whether feminist scholars, liberal thinkers or communists, all expressed their attention to ecological problems from different angles, in these thinkers and schools, Marx and his followers were a force that could not be ignored. In criticizing the whole capitalist system, they also showed the emphasis on ecological problems. They believed that the capitalist system itself had caused many crises for mankind. If we want to examine the current ecological problems, we can't skip the discussion on this issue by the new Marxism. Therefore, we try to base our perspective on the system criticism of the new Marxism and highlight the ecological critical thoughts of the new Marxists. New Marxism and Marxism are consistent in criticizing the capitalist system, but the system critique of new Marxism embodies the obvious implication of ecological theory. In the view of the new Marxists, the criticism of the capitalist system should be extended from the field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to the ecological fiel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eflect on the alienation of technology and consumption and the alienation of system and values in the capitalist world. These are the causes of the current ecological crisis.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current ecological crisis, we must criticize the capitalist system and move towards ecological Marxism. The critical thought of new Marxist ecological theory has profound contemporary value and can give us a lot of enlightenment, but we should also reflect on this critical thought and absorb its essence selectively.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A8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穗明;;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世纪主题[J];当代贵州;2006年12期
2 继红;新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理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6年02期
3 ;当代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罗歇·伽罗迪[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88年03期
4 冯培;郭媛媛;;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信息传播载体[J];前线;2010年09期
5 衣俊卿;;主持人手记[J];世界哲学;2010年02期
6 吴恒;;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之争的回顾与思考[J];桂海论丛;2011年01期
7 周穗明;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世纪主题[J];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03期
8 陈红;张世洲;;别尔嘉耶夫的批判理论——兼与新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比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1期
9 周琳;;论新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J];理论学刊;2009年08期
10 衣俊卿;;二十世纪世界历史风云中的马克思主义研究[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洪远朋;;当代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2 时晓丽;;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黄裳裳;;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舒远招;;马克思的创造概念[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黄丽华;;机器——马克思技术哲学研究的起点 读马克思的《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一书[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英杰;;从三个“悖论”看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及重新界定[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叶志坚;;马克思文化思想论析[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8 黄裳裳;;人文关怀:马克思文化批评的反思性[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赵准;;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一种新阐释——理想和现实的结合[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胡世祯;;在《资本论》写作过程中的马克思——纪念马克思诞辰190周年[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克思关于道德的一个论断[N];学习时报;2004年
2 ;国内高校“马克思研究热”及其提出的问题[N];亚太经济时报;2002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余斌;新危机时代的一炷“佛香”[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4 朱立元;不应制造“两个马克思”对立的新神话[N];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张小儒;再说“羡慕马克思”[N];光明日报;2004年
6 徐觉哉;马克思之墓[N];社会科学报;2003年
7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宋希仁;政治伦理研究的新作[N];光明日报;2010年
8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梁晓华;踏寻马克思的足迹[N];光明日报;2002年
9 记者 晓华;第四届国际马克思大会在巴黎召开[N];社会科学报;2004年
10 肖德安;做终身“学习型”的人[N];中国人事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飞;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D];苏州大学;2010年
2 曹瑞明;马克思“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的当代解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文晶;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困境及出路[D];吉林大学;2010年
4 朱大鹏;社会主义正义观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袁媛淑;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发展探讨[D];中南大学;2012年
6 张琳;现代性的信仰困境与信仰塑造[D];复旦大学;2012年
7 俞志;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日明;近代法哲学与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D];复旦大学;2003年
9 赵士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靳方华;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云飞;全球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陶生明;马克思信用理论与我国现代信用体系建设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3 范鹏;论新马克思主义制度批判中的生态论维度[D];吉首大学;2012年
4 蔡正孙;马克思和老子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比较[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赵维全;马克思经济全球化学说与中国的对外开放[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6 贾兴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7 霍君辉;马克思和谐思想初探[D];吉林大学;2011年
8 姚志国;论马克思对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与超越[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王志军;从马克思早期对宗教的批判看哲学的根本变革[D];黑龙江大学;2001年
10 罗伯中;论马克思早年政治哲学[D];湘潭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321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321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