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传统“大同”理想的传承和超越——兼论正确地看待毛泽东的“大同”实践

发布时间:2018-11-23 11:22
【摘要】:毛泽东对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概念情有独钟,在文章和著作中多次明确地把它作为自己心目中的奋斗目标和社会理想而加以使用,即此而言,毛泽东笔下的"大同"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无疑是对传统"大同"理想的自觉传承。与此同时,毛泽东还结合时代条件和现实需要对"大同"进行阐发,从而在特征认知、空间把握、实现路径和方法策略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对传统"大同"理想的超越。毛泽东晚年积极推动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当时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与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相结合的一种实践探索。其出发点无疑是好的,只是由于没有全面客观地把握基本国情,同时急躁冒进、急于求成,终成毛泽东"大同"理想的一次并不成功的实验。
[Abstract]:Mao Zedong had a special fondness for the concept of "Datong" i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used it explicitly in his articles and works as his own goal of struggle and social ideal, that is to say, The "Datong" written by Mao Zedong has distinct na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is undoubtedly a conscious inheritance of the ideal of traditional "Datong". At the same time, Mao Zedong also combined with the needs of the times and reality to explain "Datong", so as to realize the transcendence of the traditional "Datong" ideal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characteristic cognition, space grasp, realization path and method strategy, etc. The people's commune movement promoted by Mao Zedong in his later years was a practical exploration to combine the Marxist theory of public ownership with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 of "Great Harmony" under the conditions at that tim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ts starting point is good, but because it has not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 grasped the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at the same time, impetuous and rash, eager to achieve, finally became Mao Zedong's ideal of "Datong" an unsuccessful experiment.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研究”(14JJD72002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新文化运动对文化强国的启蒙研究”(2014MS185)
【分类号】:A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美堂;;从大同到和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解读[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2 曹基荣;中国“大同”思想探要[J];探索;1989年04期

3 蒋国保;;康有为“大同世界”新论[J];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4 昝爱民;李珍梅;;从康有为的“大同世界”看今日中国的和谐社会[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1期

5 秋风;;私产而共富的理想[J];企业观察家;2011年12期

6 吴义雄;;孙中山与近代大同学说的终结[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4年01期

7 ;和谐社会的八个特征[J];支部生活;2005年07期

8 王大鹏;;“美丽中国”的深层含义[J];理论参考;2013年02期

9 闫丽;;儒家“大同”世界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模式之比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邢书良;也要有“恨的教育”[J];支部建设;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立夫;;中国文化与世界前途[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2 萧盛福;;筑人类共产大同天堂 建世界首杰最佳机构[A];科技创辉煌——中国创新成果与学术精典[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史涌涛;精彩灿烂画卷再现雄奇大同[N];大同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史涌涛;镌刻时代的大同符号[N];大同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史涌涛;大同世界 复兴梦想[N];大同日报;2010年

4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 祝东力;求大同:回归传统 超越传统[N];中国文化报;2014年

5 国风;原始社会消逝和从小康到大同[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6 雷大有 吕飞 高宁宇;打造大同文化系列是大同文化产业创意的最佳出路[N];大同日报;2012年

7 记者 刘双英;注入文化灵魂 打造特色园区[N];大同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吴思强 大同日报记者 张莉 史涌涛;走进历史名都 发现魅力大同[N];中国现代企业报;2010年

9 王海光;大同世界与大容世界[N];学习时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刘红霞 赵永宏;2009年大同旅游十大印象[N];大同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娜;功夫电影中“大同”文化的表现和翻译[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514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3514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d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