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20 14:56
【摘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政权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正是因为拥有这样一支精干的干部队伍,所以才能够摧毁旧的、腐朽的国家政权,取得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成为列宁担心的新问题。然而党和国家机关却呈现出干部匮乏、人才奇缺的现象,因此,列宁在其担任苏维埃领导职务的五年多的时间里,对干部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从干部的选拔和任用、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到对干部队伍进行管理的一整套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体系。 本论文对列宁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研究主要采取以下思路: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探寻列宁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形成背景;其次,对列宁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所关切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最后,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探讨列宁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现实启示。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文献解读的方法对原著进行研读,以分析归纳的方法认真梳理列宁有关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相关话语,并结合相关语境和社会历史环境探讨其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把握其思想精髓。最后,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把列宁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与我国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寻求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其作出合乎时代、合乎实践需要的新诠释,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理论的中国化进程。
[Abstract]:Having a contingent of high-quality cadr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any country or regime. The Bolshevik Party, led by Lenin, is because it has such a fine cadre of cadres, so that the old and corrupt state power can be destroyed and the great victory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can be achieved. After the victory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new Soviet regime became a new problem for Lenin. However, in the past five years, Lenin made an in-depth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problem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dres, and formed the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of the cadres. The education of the cadr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deological system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plete set of cadr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cadres. This paper mainly takes the following ideas for the stud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enin's cadre team: first, to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source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thought of Lenin's cadre team from the angle of history; 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our country, the author probes into the reality of the though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anks of Lenin's cadres. On the basis of the method of the research, this paper studies the original works by means of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es the relevant discourse of Lenin's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dres, and probes into the main idea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dr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relevant context and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environment. to content, to grasp its thought In the end, by combining the theory with the practice, Lenin's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dre team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ent cadres of our country, seeking the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them, and making the time and the practical need. A New Interpretation to Promote the Theor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dre Team in the Marxist Theor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dre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立;宗源;;前苏联检察制度的几个问题——兼论对中国检察制度发展的启示[J];法学杂志;2010年09期

2 顾燕;张爱武;;列宁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缘由探析及其启示——兼论当代中国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1期

3 常江虹;在宗教与革命之间——试论高尔基小说《母亲》中的“造神”[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包毅;;建构到失语——列宁与斯大林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5 孙浩进;樊欣;;列宁党内民主理论产生的世情、国情和党情[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6 包毅;田启波;;列宁是布朗基主义者吗——答普列汉诺夫对列宁革命理论的责难[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李建国;;列宁保护和教育劳动者的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10期

8 王超;;误解与分歧——列宁与加米涅夫等人关于《四月提纲》的争论[J];唯实;2011年Z1期

9 刘太鹏;刘秀玲;;论加强我国先进文化建设[J];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10 史方倩;列宁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潘光哲;;张君劢对社会主义体制的观察(1919~1922)[A];中国近代史上的社会主义[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德森;重新认识列宁无产阶级专政理论[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金坤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思想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继红;科拉科夫斯基的列宁主义观[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王进芬;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许蓉;列宁农民问题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建国;列宁司法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五星;论当代中国的宗教法制建设[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江先锋;经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的“迂回”战略[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9 袁江华;马克思主义刑罚思想中国化论纲[D];扬州大学;2011年

10 彭东琳;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03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503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b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