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然: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发布时间:2020-04-20 06:11
【摘要】:正今天,人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心态是复杂多变的,但无论马克思主义受到什么样的赞赏,也无论马克思主义受到怎样的批驳,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教科书中,没有任何一位思想家可以绕过马克思主义提出自己的观点。为什么呢?归根结底,缘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这是马克思主义过去曾发挥过重大影响以及今后还会继续发挥长远影响的关键所在。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多数人,特别是底层人士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织微博[J];浙江经济;2011年23期

2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李高超;让中国企业学会施展品牌魅力[N];国际商报;2011年

2 记者 张娜;中国企业应增强品牌意识[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3 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杨其明;江苏:推进“品牌江苏”战略刻不容缓[N];科技日报;2013年

4 东方邋王继亮;民营企业要积极应对新形势[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本文编号:2634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634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c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