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国情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当时落后衰败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开拓出来的一种落后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新的社会思想。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政治体制等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多方面的内容,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在革命根据地贯彻实施并日益成熟,战争胜利后,得以在大陆地区广泛实施。1956年,“三大改造”的全面完成,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全面转入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提前结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是在中国特殊时期提出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以及形式的变化范围而有一些发展和调整。这一切理论萌芽于国民革命时期,当时的共产党力量在全国还很薄弱,提出的理论难以在实践中予以验证。抗日战争时期,伴随着陕北根据地的巩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开始贯彻实施新民主主义思想,实施成果又为这一理论的完善提供了经验。随着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胜利,国共实力对比发生逆转,中国共产党得以将逐渐丰富成熟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运用于全国。具体而言,这一思想包括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思想,即实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划分和经济建设方针;政治思想,即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体和国体;文化思想,即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以及过渡思想,即指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过渡时期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其本质是为了使生产力发展落后的中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与其后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具有历史的延续和逻辑的关系。研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对我们正在实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众所周知,今天的中国正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态势飞速发展,如何建设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本文通过梳理研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不但有利于了解国史国情,掌握其所涵盖的具体内容,同时对我国现阶段的政策制定和今后改革方向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2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9-10
- 1.1.1 研究目的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10-11
- 1.2.1 研究思路10
- 1.2.2 研究方法10-11
- 1.3 研究的创新点、重点、难点11-12
- 1.3.1 创新点11
- 1.3.2 重点11
- 1.3.3 难点11-12
- 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的成因及发展历程12-21
- 2.1 理论渊源12-13
- 2.2 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的成因13-15
- 2.2.1 根本原因13-14
- 2.2.2 重要条件14-15
- 2.2.3 实践经验15
- 2.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的发展历程15-18
- 2.3.1 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的萌芽阶段16
- 2.3.2 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初步形成16-17
- 2.3.3 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发展成熟17
- 2.3.4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终结17-18
- 2.4 毛泽东提前结束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的原因分析18-21
- 2.4.1 根本原因18-19
- 2.4.2 直接原因19
- 2.4.3 内在原因19-20
- 2.4.4 外在原因20-21
- 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的框架内容及认识21-37
- 3.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的基本内涵21-22
- 3.1.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论述21
- 3.1.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论述21-22
- 3.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的框架内容22-28
- 3.2.1 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化,完成历史过渡23-24
- 3.2.2 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形成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24-25
- 3.2.3 构建新民主主义政治体制,逐步完善国家国体与政体25-26
- 3.2.4 构建新民主主义文化模式,逐步改造传统旧文化26-28
- 3.3 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间的历史传承和逻辑关系28-31
- 3.3.1 两者分别解决了我国不同时期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发展难题28-29
- 3.3.2 初级阶段论继承了新民主主义论关于利用发展资本主义的观点29
- 3.3.3 初级阶段论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29-31
- 3.4 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31-37
- 3.4.1 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独创性的讨论31-32
- 3.4.2 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概念32-33
- 3.4.3 提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概念33-34
- 3.4.4 提出“两步走”实施方案34-37
- 4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的现实意义37-42
- 4.1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宝贵经验37-39
- 4.2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基础39-40
- 4.3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制度基础40-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6
- 致谢46-4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艳青;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断的几点思考[J];理论导刊;2001年12期
2 李荃辉;浅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传承和发展[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年05期
3 杨淑英,刘根华;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可能性和必要性[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年06期
4 裴育萍;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6期
5 吴珏;对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的再认识[J];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6 张秀云;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研究综述[J];学术界;2002年03期
7 项东;再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联系和区别[J];皖西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8 王敦琴,蒋辉明;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辨[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04期
9 崔晓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回归吗?[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项东;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践特点新探——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断原因的另一种解读[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振祥;;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新民主主义社会[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2 任学岭;裴巧燕;康小怀;;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提前过渡原因浅析[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鲁振祥;;刘少奇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几个问题的考察[A];刘少奇百周年纪念——全国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1998年
4 王智;;新民主主义社会与中国社会形态的转型[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郑学祥;;略论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想[A];刘少奇与新中国建设[C];1993年
6 沈雁昕;;三大改造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终结——关于毛泽东批评“确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秩序”的思考[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2年(上)[C];2013年
7 乔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形态、历史方位及其基本政治元素辨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韦玲;;浅析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关系[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9 王智;;新民主主义社会模式与现代中国的跨越之路[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10 董长芝;;毛泽东与新民主主义社会[A];毛泽东邓小平与现代中国——中国现代史学会与中共永定县委、永定县人民政府联合召开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学术讨论会重要讲话与论文选集[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王久高;“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几个研讨热点[N];北京日报;2010年
2 荣维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出版[N];光明日报;2002年
3 刘辉;新民主主义研究之新进展[N];北京日报;2002年
4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李君如;“初级阶段理论”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总方案[N];北京日报;2011年
5 荣维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简评[N];人民日报;2002年
6 ;十三大以后党史研究中的一股强劲思潮[N];学习时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张原;“听·跟·走”[N];人民政协报;2011年
8 南京大学哲学系 张亮;历史唯物主义创新需要自觉的本土意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 李捷;系统研究毛泽东思想必备的工具书[N];光明日报;2013年
10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主席 何鲁丽;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N];人民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向群;新中国的社会性质转变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郑国瑞;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论纲[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娟;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启莲;论新民主主义社会[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晓波;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依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乔森;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4 鲁法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实践的反思[D];山东大学;2008年
5 徐长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传承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艺敏;试论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中断的原因[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7 潘立昀;论刘少奇对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若干理论贡献[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8 徐锐;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提前转变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年
9 陈学锦;刘少奇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项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再认识[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48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64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