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贤江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3 07:14
【摘要】:杨贤江是我国五四时期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立场全面论述教育理论的杰出教育家。他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为我国革命初期的青年运动指引了方向,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启蒙民智,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以及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是近代以来我国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先驱者和奠基人。 杨贤江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的关键时期,在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历程中,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和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装辛亥革命均相继宣告失败。然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的进步青年带来了曙光,他们以俄为师,开始将目光转向马克思主义,杨贤江便是其中一位,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以及对国内旧的教育状况的深刻反思,杨贤江在哲学观点上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徘徊者成长为坚定地共产主义战士,从改良主义教育思想转变为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用于改造中国旧的教育现状,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基于大量阅读分析杨贤江的著作和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这些著作中的具体内涵。首先是绪论,具体论述本课题的来源,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理论意义、实际意义,对比介绍该课题的国内外文献的研究现状,以及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其次,分析杨贤江探索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时代背景,揭示杨贤江创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紧接着,重点阐述杨贤江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理解和传播,总结其首创观点和见解:在深入剖析旧的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揭露旧的教育本质,批判旧的教育理论,提出全新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依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哲学观点,辩证地论述了教育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遵循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准确定位教师的阶级属性,并阐明教师应担负的职责和使命,以及为完成这些使命应该具备的素质;随后阐述其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活动,包括译介外文和著书立说等,最后是对杨贤江的探索与实践活动的历史评价,包括其探索与实践活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其理论特点和存在的局限性三个部分。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11
本文编号:2779291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先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基本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吴洪成;方家峰;;现代教育家杨贤江教育研究风格初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王宗光;教育创新: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新境界[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年02期
4 宋恩荣 ,喻立森;试论杨贤江对我国教育理论的杰出贡献[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5 汤保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中国化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6 董清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中国化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周国平;;国之瑰宝——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J];民办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太山;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79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779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