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6 07:47
【摘要】: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时代课题。探析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阶段性结构特征和阶段演进规律,把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结合,是正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定位和历史任务的理论前提。因此,本文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理论研究:首先对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形成史展开研究。从西方社会史观的梳理中理解马克思建构新社会历史观的理论前提;以马克思经典著作为主线,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视角全面分析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形成的发展规律和思想贡献,以期归纳出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萌芽、探索、发展、完善的形成轨迹。其次对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理论体系展开研究。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理论观点和内在逻辑的研究,建构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理论体系。一是以经典著作和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为基础,研究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理论内涵,包括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的基本依据和主要原则;二是分析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所涉及的特殊演进和特殊阶段,尝试理解马克思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补充说明。最后思考苏俄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继承者对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在实践层面的丰富完善,同时结合中国新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理论内核把握人类历史宏观视野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定位和历史任务。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A8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德厚;;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形成的几个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5期

2 程淑婷;;浅析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J];山西青年;2017年14期

3 张忠波;;中国化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刍议[J];党史文苑;2008年06期

4 杨瑞;;区域发展阶段理论与宁夏经济非均衡发展[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文记东;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探索[J];理论探讨;2004年02期

6 向祖文;;一条递降形曲线——试析苏联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变化[J];苏联问题参考资料;1987年02期

7 刘土尧;肖贵毓;;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发展[J];理论月刊;1987年10期

8 何志成 ,陈俊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抽象到具体的发展——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札记[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9 高静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10 黄俊 ,左金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兼与冯更新同志商榷[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姚平;;初级阶段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新贡献[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2 龙立荣;谢员;;Super的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在中国样本下的验证[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尹汉宁;工业化发展阶段理论的现实适用性问题[N];学习时报;2017年

2 常清邋石宇;从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看我国当前经济走向[N];上海证券报;2007年

3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程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我国当前学校德育的启示[N];山西青年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建秀;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2 盛文颖;中越两党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问题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3 杜芳芳;经济视角下的城市发展阶段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4 王晓红;毛泽东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高君;论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理论探索[D];西华大学;2011年

6 李智园;基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我国税收遵从状况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7 郑伯明;关于马克思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的当代思考[D];吉林大学;2006年

8 胡雯婷;国际投资发展阶段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D];厦门大学;2009年

9 张廷强;校外美术教学方法研究[D];聊城大学;2014年

10 张中磊;N厂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82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782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1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