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麦茜特有机自然观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6 13:20
【摘要】:生态危机这个今日人类所关注的重大问题,是历史“遗赠”给我们的。它昭示了以往时代中,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的“失格”。因此,关于生态危机的产生,我们要从自然观的角度来追根溯源。卡洛琳·麦茜特也对生态危机产生的自然哲学原因进行过深入透彻的分析。她就人类看待自然的方式提出问题,指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机械自然观对有机自然观的取代。因此,她呼吁建构一个新的有机自然观,即一个尊重整体性的自然本身、平等对待有差异性的个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机自然观,这对我们反思当今的生态危机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基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视域进行研究,能更好探究出麦茜特有机自然观思想的优点和不足,更好地发挥出其价值。本文将通过六个章节对其进行具体的研究。第一章,绪论。阐述了选择麦茜特有机自然观思想作为研究主题的背景与意义,分析了国内和国外学者对其思想的研究概况,明确了对这一思想主题进行研究的思路,并指出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综述。在认真分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历史渊源、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过程之后,从人与自然的存在论、实践论、价值论关系三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内容要旨,从而为站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研究麦茜特的有机自然观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麦茜特有机自然观思想概述。主要是对麦茜特有机自然观思想的产生及其理论内核的论述。在其思想的产生方面,生态危机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和加剧、自然和妇女形象的转变、生态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等现实状况推动了麦茜特对环境伦理的探索;文艺复兴时期涌现的关于有机自然观的各种变体,十七世纪不断发展起来的机械自然观,以及十七世纪后期对机械自然观的反叛思想都展示了其思想的理论背景。在理论内核的梳理方面,她首先提出人们要建构一种把自然看成是活性能动、有机统一整体的新自然观。其次,倡导一种与机械观念下特定形式的二元对立所不同的平等主义的价值观。最后,新自然观、平等主义的价值观都要求导向合作型的生态伦理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基于此,对麦茜特的有机自然观思想进行了整体梳理,从而展开下文的论述。第四章,基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角对麦茜特有机自然观的审视。一方面,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生态危机的经济原因、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追求等方面,麦茜特有机自然观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有着契合之处,即一定的共同见解。另一方面,从人的实践能动性作用、生态危机的消除途径、可持续发展的性质界定等方面揭示了麦茜特有机自然观的理论困境。无论优点还是缺点,麦茜特有机自然观思想都为人类思考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思路。第五章,麦茜特有机自然观思想的贡献和启示。在理论贡献方面,她对机械自然观的批判走在了学界的前列,显示了其思想的前瞻性;她重构了人对自然的伦理,这对环境伦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显示了其思想的深刻性。在现实启示方面,回归实践,汲取麦茜特有机自然观思想中的精华,发挥麦茜特有机自然观思想的社会功能,支持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第六章,结论。对全文做出总结,指出要缓解当今世界所存在的生态危机就要真正改变人们对自然的观念,重新定义人与自然的关系。麦茜特针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诉求,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路径,为自然和人类的未来提供了向前的道路。麦茜特的有机自然观思想以独特的视角对生态危机的产生、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仅显示了其思想的独到之处,也给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A81;X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沛林,孙则昕;风水的有机自然观对新的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启示[J];城市规划汇刊;1994年05期

2 杨莉;;中西无神论比较[J];哲学动态;1987年05期

3 李景富;刘淑范;;浪漫主义文学对语言的影响[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S1期

4 商宏宽;进入复杂系统之门——读《老子》偶思录[J];安阳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5 谢丹;道家自然观的长处与不足[J];丹东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6 罗常军;;柯林武德自然哲学思想初探[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7 鲁本录;蒙云龙;;我国无缘近代科技之思想根源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8 叶冬娜;;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批判与超越——马克思与怀特海有机自然观的聚合[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年05期

9 言广;;旧学商量加缜密——林大芽教授《中国古籍数学化论集》简评[J];高校图书馆工作;1990年03期

10 商宏宽;;易之四义的现代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名宇;;文艺复兴以来自然观的历史演变[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邓华;;略论机械自然观的内涵及其影响[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副总编辑 李彬;天人之合 天长地久[N];上海证券报;2010年

2 解维汉;追寻科学发展的坎坷历程[N];西安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杜晓丛;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麦茜特有机自然观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赵春梅;华兹华斯诗歌中的有机自然观思想[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3 耿峰;董仲舒天人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熊小燕;初中科学课程综合方式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82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782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7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