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承诺
发布时间:2017-03-31 09:36
本文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承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政治哲学的兴起不仅迎合了当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需求和趋势,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同时也丰富了重新审视历史唯物主义的路径和视角,为进一步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内涵提供了可能性。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作为“批判的武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了无情批判。在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消解了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理论根基,主张法的关系和国家形式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即市民社会,进而用历史唯物主义对政治哲学做出了全新的承诺。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首先辨明了政治哲学的几种不同涵义,表述了本文所运用的“政治哲学”概念的特定内涵;同时展示了马克思哲学的多重向度,阐释了马克思哲学与政治哲学相遇的可能性和合法性;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的政治哲学革命,不同于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是,马克思政治哲学是建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基础上的政治哲学思想。第二章具体阐释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主要内容和理论特征,从思想资源、理论内容和理论特征三个部分出发,致力于表达一个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的马克思政治哲学理论系统。第三章重点揭示了经典的马克思政治哲学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化和思考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当代主题,探索一种指导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的政治哲学的可能性路径。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哲学,也是政治哲学。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野中,看到了资本主义为自身埋下的罪恶种子,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被物与物的关系遮蔽的人与人之间的对抗,从而对资本主义主张的自由、平等、正义做出深刻批判,实现了政治与经济的合流,进而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政治理想,这就是马克思进行实践和革命的终极关怀。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政治哲学 公平正义 无产阶级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1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8
- 引言8-9
- 一、唯物史观与政治哲学的相遇9-18
- (一)政治哲学的概念出场9-11
- (二)唯物史观的多重向度11-14
- (三)马克思的政治哲学革命14-18
- 二、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阐释18-43
- (一)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资源18-26
- (二)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历史生成26-30
- (三)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具体阐释30-39
- (四)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特征39-43
- 三、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当代主题43-55
- (一)弘扬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内在精神43-46
-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政治价值观46-50
- (三)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正义观50-55
-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58
- 后记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振明;李东云;;“政治参与”概念辨析[J];东南学术;2008年04期
2 李佃来;;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传统及其推延[J];东岳论丛;2013年09期
3 韩志伟;倪娜;;反思的现代性——黑格尔政治哲学的一个维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4 崔文奎;;费希特政治哲学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影响[J];政治学研究;2010年02期
5 杨耕;张立波;;历史哲学:从缘起到后现代[J];学术月刊;2008年04期
6 郁建兴;;马克思的政治哲学遗产[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7 张盾;;康德与黑格尔:谁是马克思的精神源头?[J];哲学动态;2011年02期
8 王新生;;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四重辩护[J];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承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9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79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