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宗教批判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3 16:12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的宗教批判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历史和实践证明,人类解放事业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而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起点的宗教批判理论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后来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和剥削的本质进行深刻的批判可以说这一切都起源于宗教批判,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探索,得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的重大结论,进而为人类的解放开辟新了的道路。在马克思整个人类解放之路的探索中,思想轨迹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同时实现了宗教批判的根本变革。本次论文的撰写主要是对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做深入的分析和归纳,行文脉络以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从抽象到现实的革命性转变为基础,以此概括和总结马克思宗教批判的形成过程。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对唯物史观的重大发现,更在于马克思在此基础之上对人的本质、人的实践和人的解放的深刻阐述。本文分为四个部分。本文第一部分主要阐述马克思本人宗教批判理论的思想渊源,马克思的宗教批判理论依然是在继承和发展前人宗教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尤其是对康德、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思想的继承和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是以马克思的文本为依据厘清和阐述马克思本人宗教批判思想的发展脉络;第三部分是本此论文撰写和研究重点,即概述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实现的根本变革,最终形成了科学的唯物主义宗教观;第四部分主要是联系我国客观现实对马克思宗教批判的现实意义即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宗教 宗教批判 马克思的宗教批判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1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言7-11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7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7-10
- (三) 研究方法10-11
- 一、马克思宗教批判的思想渊源11-15
- (一) 康德对宗教的批判11-12
- (二) 黑格尔对宗教的批判12-13
- (三) 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13-15
- 二、马克思宗教批判的发展轨迹15-25
- (一) 马克思对宗教批判的探索15-21
- 1. 马克思学生时代对宗教的批判15-16
- 2. 马克思《莱茵报》时期对宗教的批判16-18
- 3. 马克思德法年鉴时期对宗教的批判18-19
- 4. 马克思巴黎手稿时期对宗教的批判19-21
- (二) 马克思对宗教批判的完成21-25
- 三、马克思宗教批判的根本变革25-36
- (一) 宗教批判理论旨归的变革:由上帝的救赎转向人的解放25-28
- (二) 宗教批判主体的变革:由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人28-31
- (三) 宗教批判对象的变革:由天国转向尘世31-36
- 四、马克思宗教批判的意义36-42
- (一) 马克思宗教批判的理论意义36-39
- 1. 重视人的生存——以“解放”代替“异化”36-37
- 2. 重塑人的信仰——以“共产主义”代替“弥赛亚主义”37-39
- (二) 马克思宗教批判的实践意义39-42
- 1. 坚持以唯物的历史观看待宗教问题39-40
- 2. 坚持以实践的历史观处理宗教问题40-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5
- 致谢45-4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6-48
-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商逾;;论马克思宗教批判的双重尺度[J];理论学刊;2012年09期
2 邹诗鹏;;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思想之辨析[J];现代哲学;2011年01期
3 李晓敏;;浅析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在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J];学术交流;2010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欧亚美;马克思大学毕业前的宗教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的宗教批判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4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84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