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7-04-03 17:13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当代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经过不断摸索,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引领中国人民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实践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不断完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不断地发展我国社会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我们党一直的信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领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强调发展生产力的总要性,将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是一切的基础。 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中国实际发展情况,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归纳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系统科学论述了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首先,从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为出发点,阐述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形成;其次,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实践过程,对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内容进行了阐述,并得出结论,即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实质就是人民利益至上;再次,结合中国发展几十年的现状,论述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对分别以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影响和价值。 本文认为,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在当代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思想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也是紧密结合中国国情,适应中国发展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路线保证。
【关键词】:邓小平 生产力标准 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49.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目录8-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0-12
  • 1.1.1 本选题的目的10
  • 1.1.2 本选题的理论意义10-11
  • 1.1.3 本选题的实践意义11-12
  • 1.2 研究现状12-14
  • 1.3 论文研究方法14
  • 1.4 本课题的特点与创新之处14-16
  • 第2章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产生的背景和理论来源16-26
  • 2.1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16-20
  • 2.1.1 国内背景16-17
  • 2.1.2 国际背景17-20
  • 2.2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理论来源20-23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产力标准思想20-21
  • 2.2.2 列宁、斯大林的生产力标准思想21-22
  • 2.2.3 毛泽东的生产力标准思想22-23
  • 2.3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形成23-26
  • 第3章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发展26-41
  • 3.1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基本内容26-33
  • 3.1.1 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26-28
  • 3.1.2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28-29
  • 3.1.3 社会主义必须把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作为根本的特征29-30
  • 3.1.4 只有加快发展生产力,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30-31
  • 3.1.5 发展生产力,必须走改革开放之路31-33
  • 3.2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发展33-37
  • 3.2.1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3-35
  • 3.2.2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主义具体制度的根本标准35-36
  • 3.2.3 衡量我党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36-37
  • 3.3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实践的三个阶段37-41
  • 3.3.1 经济体制改革37-39
  • 3.3.2 政治体制改革39-40
  • 3.3.3 南巡讲话,正本清源40-41
  • 第4章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当代意义41-54
  • 4.1 江泽民对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1-45
  • 4.1.1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特征41-43
  • 4.1.2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3-44
  • 4.1.3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意义44-45
  • 4.2 胡锦涛对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5-49
  • 4.2.1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的时代特征45-46
  • 4.2.2 胡锦涛对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46-47
  • 4.2.3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意义47-49
  • 4.3 “中国梦”对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49-54
  • 4.3.1 习近平提出“中国梦”的时代特征49-50
  • 4.3.2 习近平“中国梦”对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继承50-51
  • 4.3.3 习近平“中国梦”的实践意义51-54
  • 结论54-55
  • 参考文献55-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57-58
  • 致谢58-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楠;;苏联生产力理论的历史回顾[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年06期

2 邓小平;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J];党的文献;1994年06期

3 韩玉璞;;继承与奠基:邓小平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闫彩红;;论邓小平对毛泽东“生产力标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11期

5 郭杰忠;论邓小平关于生产力思想的逻辑[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8期

6 张术环,王环;邓小平对发展生产力认识的深化[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年04期

7 刘昀献;;“中国梦”与中国共产党的当代使命[J];决策与信息;2013年01期

8 秦宣;;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11期

9 张贺福;;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09期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当代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4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84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c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