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视阈下的基层信访困局破解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3 21:20
本文关键词:群众路线视阈下的基层信访困局破解路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信访,是“人民来信”和“人民来访”的合并简称,在我国,信访制度形成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它逐渐演变成为党了解民意社情和人民群众表达诉求、参与政治、寻求救济的重要途径,在加强党群沟通、增进党群感情方面发挥了其他政治制度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信访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及其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却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基层信访作为解决信访问题的第一道关口,在整个信访制度体系之中处于尤为重要的地位,但基层信访工作又存在着天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近来年,由基层信访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信访投机现象日趋严重,信访制度在基层被严重异化,形成了诸多困局,并暴露出一些制度性的缺陷,这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说明:党群、干群关系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兴衰存亡的重大问题。本文以党的群众路线为视角,旨在探索破解基层信访困局的有效途径。信访制度建设问题,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党群关系的发展走势,更关系着党的执政基础的稳固与扩大。在基层信访的严峻现实面前,我们不得不承认,未来党群关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信访运行态势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信访问题的研究,更有必要探索破解基层信访困局的对策,从而对现行信访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以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拓宽群众寻求救济的路径,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本文首先对信访及其相关制度进行理论解读,阐发了信访的基本概念、历史沿革以及建制依据。紧接着介绍了当前基层信访现状的运行特点与表现形式,并从多个层面分析了基层信访困局的成因,,最后以群众路线为突破口,力求探索破解基层信访困局的有效路径,与规范信访制度相契合。具体来说,是要以党的群众路线理念统揽信访全局,以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创新信访工作,以党的群众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此外,还要以善治为目标来完善信访制度并通过相关制度的改革来优化信访运行的环境。
【关键词】:信访 基层信访困局 群众路线 对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2.8;D25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导论8-12
- (一) 选题的根据8-11
- 1、 选题的意义8-9
- 2、 选题的研究现状9-11
- (二) 论文的结构、难点与创新之处11-12
- 1、 论文的结构11-12
- 2、 论文的难点12
- 3、 论文的创新之处12
- 一、 信访及信访制度的相关理论解读12-21
- (一) 关于“信访”的几个基本概念12-15
- 1、 信访12-14
- 2、 信访制度14-15
- (二) 信访的理论依据15-19
- 1、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5-16
- 2、 社会安全阀理论16-17
- 3、 政治沟通理论17-19
- (三) 密切党群关系视角下的信访功能19-21
- 1、 群众呼声的“上传通道”20
- 2、 党和政府的“下达路径”20-21
- 二、 我国当前基层信访运行概况及其基本特点21-25
- (一) 当前基层信访概况及发展趋势22-23
- 1、 信访客观形势方面,各类矛盾纷繁复杂22-23
- 2、 信访工作现状方面,存在着很多无奈情形23
- (二) 当前基层信访制度运行模式的基本特点23-25
- 1、 以经济利益为核心,利益性诉求凸显24
- 2、 涉及范围扩大,群体性矛盾增多24
- 3、 各种矛盾相互交织,解决问题的难度增大24-25
- 三、 我国基层信访困局及其成因剖析25-29
- (一) 基层信访困局的具体表现25-26
- 1、 “一票否决制”背景下的制度缺陷25-26
- 2、 群众信访方式的严重异化26
- 3、 信访制度“路径依赖”的困境26
- (二) 基层信访困局形成的原因26-29
- 1、 文化原因26-27
- 2、 心理原因27-28
- 3、 制度原因28
- 4、 党群、干群关系的恶化28-29
- 四、 以党的群众路线破解信访困局的对策研究29-44
- (一) 以党的群众路线理念统揽信访工作全局29-31
- 1、 贯彻群众路线,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从源头上预防信访问题30
- 2、 立足群众利益,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从根本上减少信访问题30-31
- (二) 以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创新信访工作机制31-34
- 1、 明确首办责任制度,形成信访工作合力31-32
- 2、 实行对口接待制度,减少信访工作环节32-33
- 3、 建立分级管理、逐级考核制度33
- 4、 完善与落实三级终结程序机制33-34
- (三) 以党的群众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34-36
- 1、 完善群众工作网络机制34-35
- 2、 完善接访、约访、下访、走访、回访机制35-36
- 3、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息畅通的信访信息网络系统,完善信访信息分析机制36
- (四) 以善治为目标完善党群联系制度36-40
- 1、 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权力约束机制36-37
- 2、 建立健全通畅快捷的民意表达机制37-38
- 3、 建立健全高效务实的便民服务机制38-39
- 4、 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监督参与机制39-40
- 5、 培育党和政府与基层民众的合作互信机制40
- (五) 不断推进各项相关制度改革,优化信访制度运行环境40-44
- 1、 建立人大代表监督专员制度41
- 2、 完善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机制41-42
- 3、 规范涉法涉诉信访救济渠道42
- 4、 依法治访,实现信访工作流程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42-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梅枝;;试论从刚性维稳向韧性维稳的转变[J];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04期
2 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J];法学研究;2004年03期
3 王宝明;用信访激活国家监督机制的运作[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4 李卫国;论信访人的权利与义务及其相互关系[J];理论导刊;2001年08期
5 王学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信访工作[J];求是;2007年17期
6 胡冰;国外民愿表达机制与我国信访体制改革[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12期
7 吴元元;;规则是如何形成的——从哈耶克的“自发演化”论开始[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湛中乐;苏宇;;论我国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9 于建嵘;利益、权威和秩序——对村民对抗基层政府的群体性事件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04期
本文关键词:群众路线视阈下的基层信访困局破解路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5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85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