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研究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符合实际的科学的改革方法对于一个国家改革 的成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国内外改革的经验教 训表明,尽管一个国家的改革者对改革的性质、目 标等方面的认识是正确的,但改革的方法策略不对、 不切实际,常常导致改革受挫以致失败。邓小平同 志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他的著述中关于对改革 方法的论述,尤其是他对中国改革的设计及领导中 国整个改革的实践,从方法上说是一篇精美之作。 本文在阐述邓小平改革方法论形成的理论根源和实 践根源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 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并客观分析了邓小平改革方 法论的伟大意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邓小平作为中 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睿智,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 中国要想取得今后改革的胜利,一方面必须在邓小 平改革方法论的指导下,另一方面必须随着中国改 革实践的发展,在改革理论其中包括改革方法方面 进行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D61
【目录】:
- 内容提要4-5
- 英文提要5-6
- 一、 邓小平改革方法论形成的根源6-23
- (一) 邓小平改革方法论形成的理论根源7-18
- 1.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的彻底唯物论7-9
- 2. 两点论和系统论相统一的辩证法9-12
- 3. 实践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认识论12-14
- 4.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相统一的社会历史观14-18
- (二) 邓小平改革方法论形成的实践根源18-23
- 1.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主体18-22
- 2.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活动22-23
- 二、 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基本内容23-58
- (一) 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基本内容23-55
- 1. 思想先导法24-28
- 2. 探索试验法28-33
- 3. 渐进改革法33-38
- 4. 改革时空法38-43
- 5. 历史机遇法43-49
- 6. “两手抓”法49-52
- 7. 利益调节法52-55
- (二) 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主要特征55-58
- 1. 求实性55-56
- 2. 辩证性56
- 3. 人民性56-57
- 4. 系统性57-58
- 三、 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重大意义58-66
- (一) 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理论意义58-62
- 1. 邓小平改革方法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58-60
- 2. 邓小平改革方法论是保证中国改革走向成功的科学方法体系,是指导中国具体实施改革的伟大旗帜60-62
- (二) 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实践意义62-66
- 1. 在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指导下,中国改革顺利推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62-63
- 2. 邓小平改革方法论对于当前和今后实施改革攻坚战总体上是适用的63-64
- 3. 邓小平改革方法论将对世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产生积极影响64-66
- 参考文献66-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克成;邓小平统战方法论研究[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吴新文;;理解邓小平——将革命与改革统一起来的邓小平理论[J];文化纵横;2011年01期
3 雷侃;;“要使人人觉得我们国家可爱”[J];党的文献;2011年03期
4 徐久刚;试论邓小平的群众路线思想[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5 陈志良,杨耕,郭建宁;论邓小平的哲学思维方式[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0年10期
6 谭必友;邓小平稳定——发展思想探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7 巩联军;领导就是服务[J];党建;1994年09期
8 杜万启;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4年05期
9 宫晓雁;试论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10 牛崇辉;论邓小平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理论及其实践[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英;;弘扬邓小平的科学精神[A];“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中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李才平;刘章烈;;邓小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思想初探[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3 房宁;王淑梅;;邓小平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贡献[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乃毓;;事业成败 关键在人——浅析邓小平的人才思想[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前言[A];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和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慈彪;;学习邓小平社会科学思想[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聂晓静;;毛泽东、邓小平政治发展观比较[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侯且岸;;邓小平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A];纪念邓小平(上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赵存生;宇文利;;邓小平与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兼论邓小平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A];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和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宋清渭;;邓小平与四项基本原则[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光荣 大理州政协原副主席;饮水思源,难忘改革先驱[N];大理日报(汉);2008年
2 实习生 秦郑敏 记者 张启富;邓小平纪念地协作发展研讨会在我市召开[N];广安日报;2008年
3 实习生 秦郑敏 记者 张启富;广州人民永远怀念邓小平[N];广安日报;2008年
4 记者 曾妮 通讯员 史伟宗;《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大型展览在穗开幕[N];南方日报;2008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王伟光;评《论邓小平》一书[N];学习时报;2008年
6 实习生 曾一莹 杨莉 本报记者 廖琴;守望圣地[N];广安日报;2008年
7 记者 毕征 通讯员 史伟宗;广州人民永远爱戴敬仰怀念邓小平[N];广州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沈赤兵 周静;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邓小平之歌》第三版座谈会在筑召开[N];贵州日报;2008年
9 记者 吴重生;《开创——邓小平决策改革开放史话》在浙首发[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10 记者 谢松;不同寻常的四则小故事[N];南昌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欣荣;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2 刘建武;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韩立红;“总设计师”的管理智慧[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4 赵涛;《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学术思想与方法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5 陈和水;邓小平人的解放和发展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陈立媛;邓小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若干思想探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7 鲍雪松;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积淀论[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8 范伟;新国家观[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胡宗山;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汪青松;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洪武;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2 刘莹新;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3 郭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思想的探析[D];厦门大学;2001年
4 卢诚;论邓小平的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梅鹏;邓小平公平思想特征溯源[D];清华大学;2004年
6 王蕾;论邓小平廉政法制思想[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春香;邓小平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转型评析[D];延边大学;2002年
8 彭帅;论邓小平的行政管理思想[D];中南大学;2004年
9 张军强;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发展[D];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06年
10 税强;论邓小平“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6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86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