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视域下的和谐社会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2 05:1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进程中所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当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我们建立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前提条件。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从一个利益同质化的总体性社会,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利益多元化的差异性社会。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建立的和谐社会不是不存在矛盾和冲突的社会,和谐社会不是通过消灭差别达到一致,而是在承认差别、尊重差别的前提下,建构一个和而不同的社会。没有了矛盾和冲突,和谐社会也就是一个无意义的命题。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中国现代化的追赶型特征,决定了中国在这个时期必然是一个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并足以导致现代化中断的高风险社会。因此,当下中国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不仅着眼于社会主义根本价值目标,而且本身也是对改革以来中国社会非均衡发展的一种理论反思。制度冲突是导致当代中国社会失序的重要因素。转型时期的制度冲突是导致当代中国社会失序...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的源起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主要观点、基本结构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2章 和谐社会与制度的基本理论
    2.1 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
        2.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社会思想
        2.1.2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和谐社会理论
    2.2 制度
    2.3 有效的的制度构建是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第3章 制度冲突是转型期社会失序的重要因素
    3.1 社会转型及其特征
    3.2 制度冲突诱发转型期社会失序主要表现
        3.2.1 纵向历史层面的制度冲突
        3.2.2 横向空间层面的制度冲突
        3.2.3 全球化意义上的制度冲突
        3.2.4 制度名与实之间的冲突
第4章 制度弥合的路径思考
    4.1 制度有效的基本因素分析
        4.1.1 制度的价值导向应该彰显公平正义
        4.1.2 制度的设置建构应该系统协调
        4.1.3 制度的生长完善具有现实性
    4.2 制度创新对和谐社会制度建设的影响
        4.2.1 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概念与界定
        4.2.2 制度创新的模型
        4.2.3 制度创新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4.3 制度整合对和谐社会制度建设的影响
        4.3.1 社会系统理论与制度整合
        4.3.2 系统论—制度整合机制的载体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结构与社会和谐[J]. 郑杭生,李路路.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02)
[2]社会转型: 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J]. 刘祖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6)
[3]从制度结构看创设式制度变迁与移植式制度变迁[J]. 曹元坤.  江海学刊. 1997(01)
[4]对社会转型范畴的哲学思考[J]. 刘玲玲.  北方论丛. 1996(05)

博士论文
[1]制度与效率[D]. 战松.西南财经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72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972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f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