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领袖交替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5 14:35
领袖交替是国际共运史上一道不得不解的难题。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都没有很好地解决。邓小平对其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提出了系统、科学的领袖交替思想,并进行了成功实践。但要使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交替规范化、法制化,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邓小平领袖交替思想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回顾他破解这一难题的历史进程,探求其成功经验,对于我们党和国家是有意义的。本文将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比较分析法,分三个专题对邓小平领袖交替思想进行了探讨。第一章,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国探索领袖交替的实践经验教训和邓小平本身的因素出发,主要探讨了邓小平领袖交替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客观依据、实践基础和哲学基础。认为邓小平领袖交替思想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第二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其论著和史实中分析归纳了邓小平领袖交替思想的主要内容,如新老交替观、领袖标准、退休制度、选举制度、交替制度、领导核心论、制度建设等。认为邓小平领袖交替思想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特点。第三章,从国际共运史和我国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着手,比较分析了邓小平领袖交替思想的历史地位。认为邓小平领袖交替思想解决了国际共运史...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邓小平领袖交替思想的形成背景
1.1 发展过程
1.2 客观依据
1.3 实践基础
1.4 哲学基础
第二章 邓小平领袖交替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交替观
2.2 领袖标准
2.3 退休制度
2.4 选举制度
2.5 交替原则
2.6 领导核心论
2.7 制度建设
第三章 邓小平领袖交替思想的历史地位
3.1 基本解决了共运史上领袖交替的难题
3.2 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领袖学说
3.3 为完善领袖交替制度提供了诸多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国共产党废止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的世界贡献[J]. 艾理生. 湖南社会科学. 2005(02)
[2]邓小平与我党第三代领导核心的形成[J]. 项东民,安熠辉. 党史博采. 2004(11)
[3]邓小平与中央顾问委员会[J]. 姜建芳,李宝玉. 南都学坛. 2004(05)
[4]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的废除与邓小平[J]. 贾朋俭. 晋阳学刊. 2004(04)
[5]论邓小平的历史地位[J]. 商志晓.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2(04)
[6]邓小平的政治交代述评[J]. 潘卫东,邵长霞.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1(05)
[7]邓小平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思想论略[J]. 叶剑锋,李华.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1(03)
[8]论邓小平的“领导核心”观[J]. 王爱敏. 东岳论丛. 2001(02)
[9]论邓小平的接班人思想[J]. 刘明华.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01)
[10]Deng Xiaoping, Choice of the History[J]. China Today. 2001(02)
硕士论文
[1]邓小平人才队伍建设理论研究[D]. 韩淑杰.河北大学 2005
[2]中共执政以来领袖更替问题的考察与思考[D]. 刘鹏.中共中央党校 2005
[3]邓小平人才思想研究[D]. 吴志敏.华东师范大学 2005
[4]论邓小平的人才思想[D]. 李贵成.武汉大学 2005
[5]邓小平人才思想研究[D]. 李俊兰.西南师范大学 2005
[6]邓小平理论体系再研究[D]. 于天罡.东北师范大学 2002
[7]邓小平接班人思想研究[D]. 陈自才.安徽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79039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邓小平领袖交替思想的形成背景
1.1 发展过程
1.2 客观依据
1.3 实践基础
1.4 哲学基础
第二章 邓小平领袖交替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交替观
2.2 领袖标准
2.3 退休制度
2.4 选举制度
2.5 交替原则
2.6 领导核心论
2.7 制度建设
第三章 邓小平领袖交替思想的历史地位
3.1 基本解决了共运史上领袖交替的难题
3.2 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领袖学说
3.3 为完善领袖交替制度提供了诸多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国共产党废止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的世界贡献[J]. 艾理生. 湖南社会科学. 2005(02)
[2]邓小平与我党第三代领导核心的形成[J]. 项东民,安熠辉. 党史博采. 2004(11)
[3]邓小平与中央顾问委员会[J]. 姜建芳,李宝玉. 南都学坛. 2004(05)
[4]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的废除与邓小平[J]. 贾朋俭. 晋阳学刊. 2004(04)
[5]论邓小平的历史地位[J]. 商志晓.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2(04)
[6]邓小平的政治交代述评[J]. 潘卫东,邵长霞.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1(05)
[7]邓小平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思想论略[J]. 叶剑锋,李华.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1(03)
[8]论邓小平的“领导核心”观[J]. 王爱敏. 东岳论丛. 2001(02)
[9]论邓小平的接班人思想[J]. 刘明华.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01)
[10]Deng Xiaoping, Choice of the History[J]. China Today. 2001(02)
硕士论文
[1]邓小平人才队伍建设理论研究[D]. 韩淑杰.河北大学 2005
[2]中共执政以来领袖更替问题的考察与思考[D]. 刘鹏.中共中央党校 2005
[3]邓小平人才思想研究[D]. 吴志敏.华东师范大学 2005
[4]论邓小平的人才思想[D]. 李贵成.武汉大学 2005
[5]邓小平人才思想研究[D]. 李俊兰.西南师范大学 2005
[6]邓小平理论体系再研究[D]. 于天罡.东北师范大学 2002
[7]邓小平接班人思想研究[D]. 陈自才.安徽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79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979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