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自然、历史自然与人化自然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5 15:17
  环境危机问题出现于20世纪中叶,现如今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在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对于生态自然问题的解决产生了不同的理论和观点,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自然观也是不同的。自然观作为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和看法,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在人类进行生态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持续性的完善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哲学角度入手,对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思考、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体系就是他们的自然观,简单的说,他们的自然观就是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所持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本文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以人为本、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一种协调的关系、全人类实现自身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等观点为主线,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了散落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同时期论著中的自然观,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不仅指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彻底走出生态危机泥潭的方向和道路,而且对全人类破解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具有恒常价值和意义。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来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及其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与阐释,忠实于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的本意,并充分借鉴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研...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
    2.1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形成的社会背景
        2.1.1 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2.1.2 自然科学的发展已揭示了自然界各个领域的内在联系
        2.1.3 旧自然观不能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时代特点作科学说明
    2.2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形成的前提条件
        2.2.1 科学实践观的确立
        2.2.2 唯物史观的发现
        2.2.3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
    2.3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形成的历史过程
        2.3.1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萌芽阶段
        2.3.2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创立阶段
        2.3.3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完善阶段
第3章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丰富内涵
    3.1 辩证唯物主义层面的感性自然
        3.1.1 感性自然的科学内涵
        3.1.2 感性自然的基本特征
        3.1.3 感性自然的重要意义
    3.2 历史唯物主义层面的历史自然
        3.2.1 历史自然的科学内涵
        3.2.2 历史自然的基本特征
        3.2.3 历史自然的重要意义
    3.3 实践唯物主义层面的人化自然
        3.3.1 人化自然的科学内涵
        3.3.2 人化自然的基本特征
        3.3.3 人化自然的重要意义
    3.4 感性自然、历史自然与人化自然的关系
        3.4.1 感性自然、历史自然与人化自然是辩证统一的
        3.4.2 感性自然、历史自然与人化自然辨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第4章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理论特质
    4.1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理论脉络
        4.1.1 理论前提:外部自然的优先地位
        4.1.2 理论实质:基于实践的思维方式
        4.1.3 理论归宿: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2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理论特征
        4.2.1 在历史发展中表现出时代前瞻性
        4.2.2 在内容逻辑上表现出系统整体性
        4.2.3 在思想性质上表现出生态批判性
        4.2.4 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历史辩证性
    4.3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理论宗旨
        4.3.1 推翻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
        4.3.2 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4.3.3 真正实现“两个和解”
第5章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深远影响
    5.1 苏俄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
        5.1.1 苏俄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继承
        5.1.2 苏俄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发展
    5.2 西方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
        5.2.1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5.2.2 法兰克福学派的自然观
        5.2.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5.3 中国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继承和创新
        5.3.1 从“绿化祖国”口号到“环境保护”政策
        5.3.2 从“可持续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
        5.3.3 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6章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6.1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理论价值
        6.1.1 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理论指导
        6.1.2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指引
        6.1.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南
    6.2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实践价值
        6.2.1 有助于人与自然和谐观念的确立
        6.2.2 有助于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
        6.2.3 有助于解决当前中国的生态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性[J]. 许斗斗.  理论探讨. 2015(05)
[2]深度解读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构想[J]. 刘克稳,刘峰江.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01)
[3]马克思、恩格斯哲学视域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J]. 李桂花.  探索. 2011(02)
[4]论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及其实现模式[J]. 李培超.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1(01)
[5]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J]. 陈学明.  江苏社会科学. 2010(05)
[6]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王学俭,宫长瑞.  探索. 2010(01)
[7]马克思的多维自然观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J]. 冯飞龙.  求实. 2009(10)
[8]《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生态自然观的教育[J]. 李旭燕.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9]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观[J]. 杜秀娟,陈凡.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12)
[10]践行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J]. 丁小飞,黄志强.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08(12)

博士论文
[1]马克思生态环境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李忠.辽宁大学 2014
[2]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发展[D]. 杜晓霞.东北大学 2014
[3]马克思生态思想发展轨迹研究[D]. 彭曼丽.湖南大学 2014
[4]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研究[D]. 余莉.华中科技大学 2013
[5]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研究[D]. 王玉梅.武汉大学 2013
[6]马克思生态观研究[D]. 姜国凡.东北师范大学 2013
[7]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D]. 董强.华中师范大学 2013
[8]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 周娟.安徽大学 2012
[9]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D]. 王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
[10]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及其影响探究[D]. 杜秀娟.东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理论视野下的生态危机[D]. 王蔚.复旦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79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979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f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