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人本思想的生成进路与双重内涵
发布时间:2021-01-27 20:39
唯物史观创立期间,马克思以劳动活动为基点开辟解析人的本质的新视界,并衍生出关于人的世界的劳动生成论,形成马克思劳动人本思想的第一重内涵。其后,马克思深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揭露劳动者遭物化,资本无偿占有剩余劳动而增殖,资本逻辑扩张下人受物化的社会关系宰制,自由个性被物的同质性遮蔽。马克思提出了从劳动和劳动者解放到人类解放的超越路向,形成了关于资本逻辑的劳动批判论,劳动人本思想第二重内涵由此呈现。马克思劳动人本思想的两重内涵是递进式的,在真理和道义的统一中,马克思批判了资本逻辑,高扬了劳动人本逻辑。再现马克思劳动人本思想的演进逻辑,呈现出了马克思人本关切精神的真实面向,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人民特质,这对深刻领会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学习与实践. 2020,(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从理性到劳动:马克思劳动人本思想的生成
二、马克思劳动人本思想的第一重内涵:人的本质存在于劳动过程中
三、马克思劳动人本思想的第二重内涵:资本逻辑的劳动批判论
四、马克思劳动人本思想双重内涵融合作用:指明超越资本逻辑的科学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人的本质概念的演绎程序[J]. 张奎良.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4(11)
[2]“现实的历史”:《资本论》的存在论[J]. 孙正聿.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2)
[3]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J]. 吴晓明. 学术月刊. 2006(02)
本文编号:3003695
【文章来源】:学习与实践. 2020,(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从理性到劳动:马克思劳动人本思想的生成
二、马克思劳动人本思想的第一重内涵:人的本质存在于劳动过程中
三、马克思劳动人本思想的第二重内涵:资本逻辑的劳动批判论
四、马克思劳动人本思想双重内涵融合作用:指明超越资本逻辑的科学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人的本质概念的演绎程序[J]. 张奎良.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4(11)
[2]“现实的历史”:《资本论》的存在论[J]. 孙正聿.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2)
[3]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J]. 吴晓明. 学术月刊. 2006(02)
本文编号:3003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003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