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思想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6 11:38
  卢梭与马克思是近代思想史上影响深远的两位思想家,他们都对异化现象做出深刻而全面的剖析。在异化问题上,两位思想家的思想有诸多不同之处,同时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主要遵循两条线索来考察他们之间的思想关系:第一,从宏观上考察,即按照异化的展开逻辑,即异化的产生—发展—扬弃的发展顺序综合考察二者思想的异同点;第二,从微观上考察,在异化的同一发展阶段中,就卢梭与马克思同一方面思想的异同点进行阐述。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针对异化的概念以及与异化相关的概念进行简单的区分以及界定,另外简单说明在现代重启异化问题讨论的现实性,也就是异化问题的现实语境。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异化的起源,同样是私有制与人的社会属性的展开过程,但是卢梭和马克思却有不同的解释。卢梭从其自然状态出发解释私有制和人的自我完善化能力的产生与影响机制;而马克思则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考察,并指出私有制在当下社会愈演愈烈的原因——分工与交换;第三部分主要阐述卢梭与马克思对于异化内容的考察。异化现象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此章中主要选取了卢梭与马克思都有较丰富理论阐述的三个方面,即宗教、人的需要、社会生活的异化。虽然二者生活的时... 

【文章来源】: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卢梭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异化问题的提出
    (一)异化及相关概念
        1.什么是异化
        2.异化相关概念的提出
    (二)卢梭与马克思的异化思想的现实意义
二、卢梭与马克思关于异化根源的追究
    (一)私有制是造成异化的根本原因
        1.卢梭对私有制的阐释:基于自然状态的演绎
        2.马克思对私有制的阐释:基于分工与交换的考察
    (二)人的社会性的展开是异化产生的前提条件
        1.卢梭:自我完善化能力是造成人的异化的契机
        2.马克思:人的社会属性的展开是异化产生的推动力
三、卢梭与马克思关于异化表现的多维分析
    (一)宗教的异化
        1.卢梭:宗教信仰的形式化
        2.马克思:宗教本身就是异化的产物
    (二)人的需要的异化
        1.卢梭:自然需要的异化
        2.马克思:现实需要的异化
    (三)社会生活的异化
        1.卢梭:政治与社会生活的异化
        2.马克思:劳动与经济生活的异化
四、卢梭与马克思关于扬弃异化的路径的探索
    (一)如何对待私有制
        1.卢梭:完善法律以保护私有制
        2.马克思:以公有制取代私有制
    (二)如何实现人的自由
        1.卢梭:让渡所有权利结成社会契约
        2.马克思:主客体统一的实践活动
    (三)扬弃异化后的社会状态
        1.卢梭:平等主义的自然社会
        2.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五、卢梭与马克思关于异化问题的共鸣
    (一)考察方式:历史辩证法的运用
        1.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2.人民主体思想
    (二)理论核心:对人的本性的弘扬
        1.对人的社会性的阐述
        2.对人的主体性的论述
    (三)理论旨归:对人的价值祁向的确证
        1.对人的生存悖论的批判
        2.对人的价值世界的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的异化、物化、对象化概念辨析[J]. 康雅倩.  延边党校学报. 2017(06)
[2]追溯“异化”之源——论卢梭的异化观[J]. 万晓飞.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3)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问题刍议[J]. 华铭,刘静涵.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4]从《爱弥儿》解读卢梭教育思想的矛盾性[J]. 刘靓,袁书杰.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5(05)
[5]马克思对卢梭国家消亡思想的创新[J]. 李楠,于劭岩.  保定学院学报. 2015(03)
[6]卢梭的反异化观述评[J]. 周厚琴.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08)
[7]论卢梭《爱弥儿》的“美好生活”诉求——以异化为视角[J]. 尤西·尤纳,吴永华.  社会科学战线. 2014(08)
[8]做一个理性的教育理想追求者——《爱弥儿》之附录的一个阐述[J]. 曹永国.  现代大学教育. 2014(03)
[9]重思《巴黎手稿》中的异化概念[J]. 王福生.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2)
[10]关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几点思考——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J]. 王俊骏.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博士论文
[1]《爱弥儿》大义[D]. 刘通.山东师范大学 2015
[2]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历史生成与当代价值[D]. 王思鸿.南开大学 2014
[3]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与现代性批判[D]. 袁芳.复旦大学 2014
[4]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研究[D]. 关健.东北师范大学 2012
[5]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当代反思[D]. 秦秋.山东大学 2010
[6]诗意的延续:从浪漫主义到共产主义[D]. 李正义.山东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研究[D]. 胡彩虹.广西师范大学 2016
[2]读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D]. 杨斌.华中师范大学 2016
[3]《爱弥儿》教育乌托邦的反思[D]. 彭玉红.湖南师范大学 2015
[4]卢梭自由观及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D]. 王小絮.山西大学 2015
[5]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D]. 阿木布伟.贵州师范大学 2015
[6]人的异化及其德性回归之思[D]. 伊光琴.山东师范大学 2014
[7]解析国家:卢梭与马克思[D]. 邱太昌.云南大学 2014
[8]马克思宗教观的形成及影响[D]. 穆悦欣.贵州师范大学 2014
[9]人的异化及其克服—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研究[D]. 吴洋.大连理工大学 2013
[10]论马克思异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D]. 王娟.南昌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20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020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2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