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演变探究
本文关键词: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演变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执政理念从根本上影响着执政党执政时间的长短和执政活动的成效,是判定一个执政党性质的主要依据,贯穿于执政活动的每一个阶段、每一项活动中,在对执政方向的正确指向上意义重大,同时也是执政效果最直观的体现。可以说在政党政治日益发达的今天,一个缺少灵魂或者灵魂有问题的执政党是一个蹩脚的政党,是一个随时都有可能被颠覆政权、随时都有可能丧失生命活力的政党。党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两大历史性重任,在立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国情和革命斗争实践的基础上,围绕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主动抑或被动的接受着马列主义的指导,并结合当时的实践需要,对执政理念进行持续的探求,取得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成果。建国以后,马克思主义和苏联关于执政理念的论述对于我党执政理念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这种指导是零碎的而不是系统性的,尽管我党自建党以来从未停止过在各个历史阶段、根据现实需要,对执政理念进行积极的探索,甚至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有益的理论成果和现实成就。但是,这些认识却难以适应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剧烈变化,与新时期、新阶段我党对自身能力建设的要求相距甚远,远不能满足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中达成党的战略目标所应具备的本领。十五大以来,党的执政理念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尤其是以十六届四中全会为标志,党的执政理论体系初步形成。执政理念帮助执政能力不断得到提升,而执政能力提升最显著表现就是执政理念的成熟与升华。正是如此,才需要我们在原有理论成果的积淀上,继续发挥主观能动性,持续加强对执政理念的深入研究,将其巨大的指导促进作用发挥到极致,形成与执政成果的良性互动,帮助我们达成所期望的目标。党的执政理念是具体的、发展的,是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而变化的,是以当时党所面临的社会背景及其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导向的,动静之中,彰显了党的执政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特质。本论文通过梳理党的执政理念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演变历程及其内在联系,以期得出有利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观点,为党的自身建设而服务。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执政理念 执政为民 人民主体 共同富裕 三个代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2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文献综述及评价12-15
- 1.2.1 文献综述12-14
- 1.2.2 综合评价14-15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5-16
- 1.3.1 研究思路15-16
- 1.3.2 研究方法16
-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16-17
- 1.4.1 研究内容16-17
- 1.4.2 结构安排17
- 1.5 创新点17-18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演变历程概述18-26
- 2.1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内涵18-20
- 2.1.1 执政理念的含义18-19
- 2.1.2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科学内涵19-20
- 2.2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的发展演变历程20-25
- 2.2.1 党的执政理念的形成时期(1949-1956年)20-21
- 2.2.2 党的执政理念曲折发展时期(1957-1977年)21-22
- 2.2.3 党的执政理念的突破发展时期(1978-1992年)22-23
- 2.2.4 党的执政理念深化完善时期(1993-2002年)23
- 2.2.5 党的执政理念的成熟提高时期(2003至今)23-25
- 小结25-26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演变的原因分析26-36
- 3.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演变的理论动因26-31
- 3.1.1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26-28
- 3.1.2 我国的国情使得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8-31
- 3.1.3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基础的执政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完善与发展31
- 3.2 历史方位和执政任务变化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演变的现实需要31-35
- 3.2.1 执政地位和环境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演变的内在逻辑31-32
- 3.2.2 不同时期执政任务的变化是党执政理念演变的必然要求32-34
- 3.2.3 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演变的科学依据34-35
- 小结35-36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发展演变的规律及现实意义36-42
- 4.1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演变的规律阐述36-38
- 4.1.1 执政理念演变的价值导向:“以民为本”和“人民主体”36
- 4.1.2 执政理念演变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规律观36-37
- 4.1.3 执政理念的借鉴:国外政党的经验教训37-38
- 4.2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演变的现实意义38-40
- 4.2.1 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38-39
- 4.2.2 巩固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39-40
- 4.2.3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的理论动力40
- 小结40-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7
- 致谢47-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荣邦;科学发展观与我党执政理念的创新[J];理论前沿;2004年12期
2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J];理论与当代;2004年05期
3 王辉;王磊;;现代化进程中执政党执政理念的思考[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章越松;梁涌;;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述评[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5 谢嘉梁;黄岩;;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研究概况及特点[J];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01期
6 宋鉴;;略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历史考察[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7 王永恒;;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袁敬伟;崔军平;;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价值实现原则[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谢树杰;刘雷;;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借鉴与发展[J];党史博采(理论);2010年12期
10 张宏书;;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发展与创新[J];学习月刊;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生动变迁[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2 雷琳;张倩;;试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演化与发展[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3 徐天铁;;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4 姜玉鑫;;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A];科学发展观与领导能力提升研究[C];2006年
5 王一胜;;全球化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转变[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戈钟庆;;浅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认识[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社政治学教研部 袁峰;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中的现代化思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中共南涧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吴家良;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升华[N];大理日报(汉);2009年
3 纪昱 省委党校科研处处长;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再升华[N];陕西日报;2014年
4 尹陇生;高度重视社会建设是党执政理念的提升[N];陇南日报;2007年
5 庆阳市物价局 徐国荣;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N];陇东报;2009年
6 高鹏 卞绍斌;党执政理念的升华[N];吉林日报;2004年
7 严书翰;重视社会建设:党执政理念的提升[N];学习时报;2011年
8 温乐群 胡安全;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刘静 山西太旧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武宿站;在科学发展观下如何认识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N];科学导报;2011年
10 左德勇 作者单位 市幼儿师范学校;科学发展观是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N];大同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永刚;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汪涛;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巴明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演变探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2 吴海平;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金宇;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郑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李香周;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演变与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王璐;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发展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强;后毛泽东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演变—人权的视角[D];南昌大学;2013年
8 梁婷;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及实践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冯大雷;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考察[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孔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演变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4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04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