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仲勋群众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4 04:20

  本文关键词:习仲勋群众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习仲勋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回顾历史,他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生涯中,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习仲勋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作为“党的宝贵的群众领袖”,他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坚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思想,形成了自己朴素的群众观。习仲勋的群众观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主要内容有:第一,习仲勋主张党的工作要深入到群众中间,要密切联系群众。他认为共产党人要心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工作要开展到群众中去,积极利用群众的力量;各项工作不能脱离群众,要为群众办实事。第二,习仲勋主张要反对官僚主义工作作风,积极接受群众监督。他提出要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在工作中要克服缺点,认真做好整顿干部思想作风的运动。第三,习仲勋反复强调调查与信访工作的重要性,要听取群众呼声。他非常重视群众的来信来访,强调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听取群众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第四,习仲勋主张要向群众学习,发挥群众的智慧。他认为党的工作要依靠群众,积极听取群众意见。第五,习仲勋主张共产党人要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和勤劳俭朴的生活作风。要做到艰苦奋斗,保持本色;乐于奉献,不计得失;生活简朴,廉洁自律。习仲勋的群众观,不仅是他对长期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经验与方法进行的科学总结,对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和群众工作的重要贡献,也是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作用和所持态度的根本观点,这都成为了他革命与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也着重探讨了习仲勋群众观形成的原因。首先,“民本”思想提供给习仲勋孕育群众观的土壤。其次,他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家,非常重视探索马克思主义群众理论。再次,中国共产党的群众思想也是他的群众观形成的理论基础。最后,习仲勋长期深入群众中间,这更加推动了他的群众观的形成。本文还深刻总结了习仲勋群众观的当代价值。首先,习仲勋的群众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其次,习仲勋的群众观有助于深刻认识党的执政宗旨。再次,习仲勋的群众观是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深刻实践。最后,习仲勋的群众观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党的执政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同时,党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党只有坚持践行群众路线,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才能战胜各种风险,拥有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需要继承,学习和发扬习仲勋的群众观,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努力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习仲勋的群众观不仅丰富了群众思想理论宝库,还为当前国内外环境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提供了现实启示。
【关键词】:习仲勋 群众观 群众思想 执政经验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25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前言10-15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现状11-13
  • 1.3 研究意义13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13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13
  • 1.4.2 研究方法13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13-15
  • 1.5.1 研究重点、难点13-14
  • 1.5.2 研究创新点14-15
  • 第二章 习仲勋群众观的主要内容15-30
  • 2.1 主张工作要深入到群众中间,要密切联系群众15-19
  • 2.1.1 主张要心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5-16
  • 2.1.2 主张工作要到群众中去,积极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16-18
  • 2.1.3 主张工作不能脱离群众,为群众办实事18-19
  • 2.2 主张反对官僚主义工作作风,接受群众监督19-21
  • 2.2.1 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19-20
  • 2.2.2 主张工作中要克服缺点,认真做好整顿干部思想作风的运动20-21
  • 2.3 强调调查与信访工作的重要性,要听取群众呼声21-24
  • 2.3.1 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强调调查与信访工作的重要性21-23
  • 2.3.2 主张深入到群众中去,听取群众呼声23-24
  • 2.4 主张向群众学习,发挥群众的智慧24-26
  • 2.4.1 主张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向群众学习24-25
  • 2.4.2 主张始终依靠群众,,发挥群众智慧25-26
  • 2.5 主张要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和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26-30
  • 2.5.1 始终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保持劳动人民本色27
  • 2.5.2 诠释着共产党员要乐于奉献,不计得失的高风亮节27-28
  • 2.5.3 展现共产党员生活简朴,廉洁自律的崇高品质28-30
  • 第三章 习仲勋群众观的形成原因30-34
  • 3.1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孕育了习仲勋的群众观30-31
  • 3.2 习仲勋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家,重视探索实践马克思主义群众理论31-32
  • 3.3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思想是习仲勋群众观形成的理论基础32
  • 3.4 长期深入群众中间,领导群众工作推动了习仲勋群众观的形成32-34
  • 第四章 习仲勋群众观的当代价值34-38
  • 4.1 习仲勋群众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34
  • 4.2 习仲勋群众观有助于深刻认识党的执政宗旨34-35
  • 4.3 习仲勋群众观是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深刻实践35-36
  • 4.4 习仲勋群众观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36-38
  • 总结与展望38-39
  • 参考文献39-41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41-42
  • 致谢42-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福长;;实事求是,心系群众——1961年习仲勋长葛调研记[J];党史博览;2009年06期

2 宋凤英;;习仲勋: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J];福建党史月刊;2011年05期

3 巩瑞波;;习仲勋群众路线思想述论——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J];理论导刊;2013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倪光辉;[N];人民日报;2013年


  本文关键词:习仲勋群众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5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05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a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