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8 01:06
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党,在当代中国的政治体系中处于中枢地位。党的执政决定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因此党的执政问题研究成为党建研究的重要内容。执政方略是执政的通盘计划、策略或谋略,主要是执政党采用什么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86年的发展历程中,执政方略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经历了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通过对党执政历史作全面的分析和考察,总结执政的经验教训,把握基本特征,揭示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党执政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为经纬,以世界各国政党特别是工人阶级政党执政历史为参考,以新世纪新阶段党执政的实践为基础,以我国特殊的国情、党情和独特的传统文化为依据,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地把革命党思维转变为执政党思维,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我国社会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运用理论分析、历史分析、比较分析、制度分析的方法,对新阶段党的执政方略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研究,试图建立一套比较系统、严密的党的执政理论分析框架,对党执政的特点、规律及相关问题作出比较全面的回答,对新阶段党的执政...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的探索历程
一、中国共产党执掌政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二、考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略历史,总结我党执政方略方面的经验
第二章 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方略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积极应对国际新形势和新挑战的需要
二、积极适应国内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
三、积极应对党的执政方位的需要
四、制定和完善党的执政方略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根本体现
第三章 党发展政治的基本方略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三、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科学执政水平
四、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提高民主执政水平
第四章 党发展经济的基本方略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大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紧紧抓住“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三、全面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四、统筹兼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必须系统把握
第五章 党发展文化的基本方略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二、大力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三、努力实施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绝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
第六章 党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
一、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力
二、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维护社会稳定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和谐社会:治国方略的创新[J]. 张学文.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6(06)
[2]浅谈江泽民同志的依法治国方略[J]. 贾云生. 延边党校学报. 2006(04)
[3]依法治国方略的重大社会进步意义[J]. 宋富群,张啸宇.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6(10)
[4]社会转型期党的执政、治国方略解读[J]. 凌一.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06(04)
[5]党的执政方略研究综述[J]. 徐中. 理论探讨. 2006(04)
[6]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治国方略[J]. 李曼林.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6(05)
[7]从“十一五”规划看执政方略的转变[J]. 周明剑. 领导之友. 2006(01)
[8]依法治国是党执政兴国的基本方略[J]. 傅小青.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5(04)
[9]强化整合功能是执政党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方略[J]. 刘永志,王媚. 求实. 2005(10)
[10]把握执政方位与掌握执政方略[J]. 王晓春. 理论探讨. 2005(05)
本文编号:3070135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的探索历程
一、中国共产党执掌政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二、考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略历史,总结我党执政方略方面的经验
第二章 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方略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积极应对国际新形势和新挑战的需要
二、积极适应国内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
三、积极应对党的执政方位的需要
四、制定和完善党的执政方略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根本体现
第三章 党发展政治的基本方略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三、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科学执政水平
四、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提高民主执政水平
第四章 党发展经济的基本方略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大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紧紧抓住“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三、全面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四、统筹兼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必须系统把握
第五章 党发展文化的基本方略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二、大力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三、努力实施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绝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
第六章 党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
一、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力
二、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维护社会稳定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和谐社会:治国方略的创新[J]. 张学文.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6(06)
[2]浅谈江泽民同志的依法治国方略[J]. 贾云生. 延边党校学报. 2006(04)
[3]依法治国方略的重大社会进步意义[J]. 宋富群,张啸宇.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6(10)
[4]社会转型期党的执政、治国方略解读[J]. 凌一.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06(04)
[5]党的执政方略研究综述[J]. 徐中. 理论探讨. 2006(04)
[6]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治国方略[J]. 李曼林.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6(05)
[7]从“十一五”规划看执政方略的转变[J]. 周明剑. 领导之友. 2006(01)
[8]依法治国是党执政兴国的基本方略[J]. 傅小青.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5(04)
[9]强化整合功能是执政党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方略[J]. 刘永志,王媚. 求实. 2005(10)
[10]把握执政方位与掌握执政方略[J]. 王晓春. 理论探讨. 2005(05)
本文编号:3070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070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