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3 12:38
  在马克思主义民族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批判继承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民族观,借鉴和吸收了苏联的民族教育学说等,先后经历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革命根据地的民族教育初探、民族教育思想的形成、民族教育思想的进一步丰富以及民族教育思想的曲折前进等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基本理念方面的自主与自治的教育目标、平等与团结的教育政策、发展和进步的教育价值等,基本原则方面的教育为革命建设服务、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教育统一性与民族特殊性相结合等,以及基本策略方面的统筹管理与适当安排、突出民族形式与民族特质、明确民族教育的发展方向等。全面理解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需要明确毛泽东推进民族教育实践探索的三个主要途径。首先,在奠定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基础过程中,毛泽东通过普及基础教育与文化教育、发展双语教育缩减教育差距、组织动员民众援建民族教育和推进民族教育与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等,确保了民族教育发展的数量与规模。其次,毛泽东从把握民族教育与统一战线之间的内在关系、发挥民族教育中的干部决定作用、注重民族政策教育等入手,切实提高党领导下的民族教育质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点
        (二)本文的不足
第1章 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的形成
    1.1 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
        1.1.1 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1.1.2 民族解放与教育发展的革命诉求
    1.2 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1.2.1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教育理论
        1.2.2 列宁斯大林的民族教育学说
        1.2.3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民族观
    1.3 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的发展轨迹
        1.3.1 1910-1927年:民族意识的觉醒
        1.3.2 1927-1938年:革命根据地的民族教育初探
        1.3.3 1938-1949年:民族教育思想的形成
        1.3.4 1949-1957年:民族教育思想的进一步丰富
        1.3.5 1957-1976年:民族教育思想的曲折前进
第2章 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
    2.1 民族教育的基本理念
        2.1.1 自主、自治的教育目标
        2.1.2 平等、团结的教育政策
        2.1.3 发展、进步的教育价值
    2.2 民族教育的基本原则
        2.2.1 民族教育为革命、建设服务
        2.2.2 民族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2.2.3 教育统一性与民族特殊性相结合
    2.3 民族教育的基本策略
        2.3.1 统筹管理与适当安排
        2.3.2 突出民族形式与特质
        2.3.3 明确民族教育的发展方向
第3章 毛泽东推进民族教育的实践探索
    3.1 奠定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基础
        3.1.1 普及基础教育与文化教育
        3.1.2 发展双语教育缩减教育差距
        3.1.3 组织动员民众援建民族教育
        3.1.4 推进民族教育与经济文化共同发展
    3.2 提高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质量
        3.2.1 把握民族教育与统一战线之间的内在关系
        3.2.2 发挥民族教育中的干部决定作用
        3.2.3 注重民族政策教育
    3.3 探索民族教育发展的科学机制
        3.3.1 加大教育投入与师资队伍建设
        3.3.2 采取多种形式发展民族教育
        3.3.3 正确处理民族教育中的各种矛盾
第4章 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
    4.1 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
        4.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4.1.2 为改革开放后的民族教育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4.1.3 为正确处理民族教育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
    4.2 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的实践价值
        4.2.1 推动了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的解放与发展
        4.2.2 凝聚了民族团结与民族复兴的力量
        4.2.3 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1353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1353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9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