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跨越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7 00:21
  本文首先从纵向上梳理马克思跨越论的思想轨迹,通过研读文本,深入当时的历史语境,努力复现马克思主义跨越论的历史原像。在这里,重点探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俄国公社的跨越论研究,从跨越论在苏俄和中国的实践探索概括出马克思主义跨越论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的不同形态,主要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和当代中国的跨越论。重点研究列宁的跨越论思想,概括他在不同时期提出的跨越论主张,强调列宁的跨越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主要体现在“十月革命”和“新经济政策”的辩证分析中。然后结合新的时代背景研究中国的跨越论,指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科学发展观蕴含着丰富的跨越论思想,强调跨越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接着对马克思主义跨越论进行哲学提升,从整体与部分、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否定之否定三个方面揭示马克思主义跨越论所蕴含的辩证法思想。最后用马克思主义跨越论审视当今世界形形色色的发展理论,主要是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和依附论、世界体系理论,指出它们的缺陷,强调马克思主义跨越论具有的世界历史意义。 

【文章来源】: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跨越发展的基本内涵
    (二) 本文的创新之处
    (三) 本文的基本思路
一、马克思跨越论的思想轨迹
    (一) 跨越发展思想的提出——德意志的跨越论情结
    (二) 科学跨越发展思想的初步形成——俄国公社的跨越论研究
        1. 俄国公社跨越发展提出的历史语境
        2. 俄国公社跨越发展何以可能
        3. 俄国公社跨越发展何以实现
二、马克思主义跨越论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发展
    (一) 列宁对跨越论的继承和实践探索
        1. “两步并作一步走”对制度跨越的实践探索
        2. “进一步就要退两步”对生产力跨越的实践探索
    (二) 中国共产党对跨越论的继承和实践创新
        1.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对制度跨越的实践创新
        2. 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生产力跨越的实践创新
        3.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跨越论的实践创新
三、马克思主义跨越论的辩证法基础和世界历史意义
    (一) 马克思主义跨越论的辩证法基础
        1.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
        2. 主体向度与客体向度的辩证统一
        3. 否定之否定
    (二) 马克思主义跨越论的世界历史意义
        1. 对西方现代化理论和后现代化理论的回应和突破
        2. 对依附论和世界体系理论的回应和突破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1624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1624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2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