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犹太“救赎”印记及其超越
发布时间:2021-05-06 11:21
马克思出生在特利尔城一个犹太教氛围浓厚的家庭,犹太教对他的人生价值观、自由意识、现实的人的理论和理想社会理论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马克思早期思想中,既带有隐性的犹太"救赎"情结,又从根本上实现了批判和超越。马克思的著作虽然包含宗教的语言,但并没有回到宗教的原点,而是在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内,将宗教作为现代社会批判的理论对象之一——实现历史唯物主义对宗教的超越。从人类解放思想中探索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犹太"救赎"印记及其超越批判,有助于客观评价马克思的宗教观,也有助于全面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当代价值。
【文章来源】:科学与无神论. 2020,(06)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马克思早期人生价值观中的犹太印记
二、马克思早期人类解放思想中的犹太救赎情结
三、马克思对犹太救赎思想的批判和超越
第一、从存在论角度对救赎世界观进行变革。
第二、从认识论角度对救赎主体重新阐释,马克思的阐释具有以下特点。
第三,从唯物史观角度对人类救赎方式进行重解。
四、余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年马克思与反犹主义的思想关系新探——重新思考《论犹太人问题》与反犹主义的关系[J]. 李彬彬.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2]马克思中学时代的道德反思及其启示[J]. 高凤敏. 理论探索. 2012(02)
[3]哲学作为一种救赎方式——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哲学思想解读[J]. 陈晓斌,刘同舫. 哲学动态. 2009(03)
[4]论犹太教对马克思的影响[J]. 王志军. 世界宗教研究. 2008(01)
本文编号:3171834
【文章来源】:科学与无神论. 2020,(06)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马克思早期人生价值观中的犹太印记
二、马克思早期人类解放思想中的犹太救赎情结
三、马克思对犹太救赎思想的批判和超越
第一、从存在论角度对救赎世界观进行变革。
第二、从认识论角度对救赎主体重新阐释,马克思的阐释具有以下特点。
第三,从唯物史观角度对人类救赎方式进行重解。
四、余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年马克思与反犹主义的思想关系新探——重新思考《论犹太人问题》与反犹主义的关系[J]. 李彬彬.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2]马克思中学时代的道德反思及其启示[J]. 高凤敏. 理论探索. 2012(02)
[3]哲学作为一种救赎方式——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哲学思想解读[J]. 陈晓斌,刘同舫. 哲学动态. 2009(03)
[4]论犹太教对马克思的影响[J]. 王志军. 世界宗教研究. 2008(01)
本文编号:31718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171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