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学”视域下“马恩对立论”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7 22:07
论文是针对西方“马克思学”的马恩“对立论”问题而展开的研究,其重要前提便是厘清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问题提出的缘由、掌握国外学者特别是西方“马克思学”学者视野中的“对立论”研究模式的形成及其历时性演变过程。在这个前提下阐明西方“马克思学”学者的马恩“对立论”观点并加以一一驳斥。最后,对西方“马克思学”马恩对立论观点进行反思,在争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今天,思考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追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问题提出的历史背景,阐明西方学者提出的四种观点。一方面,欧洲发达国家的一些理论家,在反思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基础上,提出“恩格斯不等于马克思”、“回到真正的马克思”等观点。另一方面,一些学者怀疑并反驳主导型的马恩“一致论”,认为这种朴素信念遮蔽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差异,导致无法分别深入研究他们二人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问题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问题上,西方学者提出了影响较大的四种观点:形似质异的一致论与同质论和异形同质的对立论与差异论。其次,介绍西方“马克思学”的出场及其马恩对立论。西方“马克思学”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较重要的...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方法
1.论文的研究目标
2.论文的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特色与不足之处
1.论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2.论文的不足之处
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问题源起
(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问题提出的缘由
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复杂合作与交往关系
2.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目的
3.对马克思主义的多元解析
(二)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问题的回答
1.形似质异的一致论与同质论
2.异形同质的对立论与差异论
二、西方“马克思学”的出场及其马恩对立论
(一)西方“马克思学”的出场
1.西方“马克思学”形成的历史背景
2.西方“马克思学”形成的思想文化渊源
3.西方“马克思学”提出的主要论点
(二)马恩对立论的提出与系统化
1.西方学者关于马恩对立论的提出
2.西方“马克思学”马恩对立论观点的系统化
三、西方“马克思学”关于马恩对立论的主要观点
(一)马克思恩格斯在“辩证法”领域的对立
1.历史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的对立
2.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与客观实在的对立
(二)马克思恩格斯在“历史观”领域的对立
1.人道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对立
2.马恩关于两种生产理论的对立
(三)马克思恩格斯在若干具体理论问题的对立
1.在俄国公社问题上的对立
2.在理解实践概念上的对立
四、对西方“马克思学”马恩对立论的批判性分析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的共同论证
1.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辩证统一
2.作为人的无机身体之自然界的优先地位
(二)恩格斯和马克思一同阐述唯物史观思想并对其补充
1.对经济决定论和人道主义历史观的驳斥
2.两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的思想
(三)马克思恩格斯在具体理论问题上的原则一致性
1.关于俄国公社问题上的一致认识
2.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实践概念的一致理解
五、基于西方“马克思学”马恩对立论的反思
(一)正确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历史地位
1.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理解恩格斯的历史地位
2.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
3.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杰出贡献
4.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实践
(二)警惕西方“马克思学”马恩对立论背后的意识形态目的
1.警惕西方“马克思学”对马克思主义的肢解
2.从西方“马克思学”马恩关系研究中汲取反面经验
(三)研究马恩思想关系问题的正确立场与科学方法论
1.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2.基于文本的历史语境辩证看待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关系
3.以总体性视野把握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恩对立论”之根源何在[J]. 马拥军. 学术月刊. 2013(03)
[2]追问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异质性差距论”的实质——对何中华教授反批评的批评[J]. 杨楹,周世兴. 江苏社会科学. 2008(05)
[3]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研究中的若干谬见[J]. 周世兴,杨楹. 现代哲学. 2007(06)
[4]如何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差别[J]. 何中华. 现代哲学. 2007(03)
[5]评对恩格斯哲学思想的三大误解[J]. 马拥军.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6(12)
[6]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学科建设[J]. 张雷声.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6(06)
[7]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几点区别[J]. 何中华. 东岳论丛. 2004(03)
[8]用马克思反对马克思主义──评所谓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J]. 曾枝盛. 真理的追求. 1995(10)
本文编号:3174131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方法
1.论文的研究目标
2.论文的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特色与不足之处
1.论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2.论文的不足之处
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问题源起
(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问题提出的缘由
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复杂合作与交往关系
2.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目的
3.对马克思主义的多元解析
(二)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问题的回答
1.形似质异的一致论与同质论
2.异形同质的对立论与差异论
二、西方“马克思学”的出场及其马恩对立论
(一)西方“马克思学”的出场
1.西方“马克思学”形成的历史背景
2.西方“马克思学”形成的思想文化渊源
3.西方“马克思学”提出的主要论点
(二)马恩对立论的提出与系统化
1.西方学者关于马恩对立论的提出
2.西方“马克思学”马恩对立论观点的系统化
三、西方“马克思学”关于马恩对立论的主要观点
(一)马克思恩格斯在“辩证法”领域的对立
1.历史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的对立
2.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与客观实在的对立
(二)马克思恩格斯在“历史观”领域的对立
1.人道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对立
2.马恩关于两种生产理论的对立
(三)马克思恩格斯在若干具体理论问题的对立
1.在俄国公社问题上的对立
2.在理解实践概念上的对立
四、对西方“马克思学”马恩对立论的批判性分析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的共同论证
1.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辩证统一
2.作为人的无机身体之自然界的优先地位
(二)恩格斯和马克思一同阐述唯物史观思想并对其补充
1.对经济决定论和人道主义历史观的驳斥
2.两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的思想
(三)马克思恩格斯在具体理论问题上的原则一致性
1.关于俄国公社问题上的一致认识
2.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实践概念的一致理解
五、基于西方“马克思学”马恩对立论的反思
(一)正确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历史地位
1.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理解恩格斯的历史地位
2.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
3.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杰出贡献
4.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实践
(二)警惕西方“马克思学”马恩对立论背后的意识形态目的
1.警惕西方“马克思学”对马克思主义的肢解
2.从西方“马克思学”马恩关系研究中汲取反面经验
(三)研究马恩思想关系问题的正确立场与科学方法论
1.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2.基于文本的历史语境辩证看待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关系
3.以总体性视野把握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恩对立论”之根源何在[J]. 马拥军. 学术月刊. 2013(03)
[2]追问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异质性差距论”的实质——对何中华教授反批评的批评[J]. 杨楹,周世兴. 江苏社会科学. 2008(05)
[3]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研究中的若干谬见[J]. 周世兴,杨楹. 现代哲学. 2007(06)
[4]如何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差别[J]. 何中华. 现代哲学. 2007(03)
[5]评对恩格斯哲学思想的三大误解[J]. 马拥军.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6(12)
[6]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学科建设[J]. 张雷声.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6(06)
[7]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几点区别[J]. 何中华. 东岳论丛. 2004(03)
[8]用马克思反对马克思主义──评所谓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J]. 曾枝盛. 真理的追求. 1995(10)
本文编号:3174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174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