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跨越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发布时间:2021-05-11 06:15
马克思跨越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在晚年时期基于对俄国农村公社的考察提出的,简称“马克思跨越论”。马克思跨越论主要是指以俄国农村为代表的东方社会落后国家,通过吸取资本主义制度的肯定成果,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来源于罗马典故,“卡夫丁峡谷”一词意指遭受极大的侮辱和痛苦,如今学术界把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一律定义为,不遭受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所带来的痛苦与灾难。马克思跨越论内容丰富、庞杂,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社会形态更替、共产主义起点、实现跨越的战略以及对跨越的界定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当时,俄国农村公社成功实现跨越也不是偶然的,而是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俄国农村公社国内、国外条件相互作用的历史结果。马克思跨越论形成于19世纪80年代,之后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人又对马克思跨越论进行了合乎实际的补充和完善,回答了落后国家在实现了社会制度的跨越之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成功实现了对马克思跨越论的接力,概括地说马克思跨越论形成于马克思,补充于恩格斯,初试于列宁,发展于毛泽东,成熟于邓小平,完善于江泽民,...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马克思跨越式发展理论的提出及形成
第一节 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的由来
第二节 马克思跨越论的基本内容及实现条件
第二章 马克思跨越论的深化与发展
第一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跨越论合乎实际的发展
第二节 列宁对马克思跨越论的进一步完善
第三节 毛泽东对马克思跨越论的中国式探索——实现社会制度的跨越发展
第四节 邓小平对马克思跨越论的继承与发展——提出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第五节 江泽民对马克思跨越论的创新与发展——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跨越论的理论意义
第一节 对马克思跨越论的哲学思考
第二节 马克思跨越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来源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跨越论的深化与发展
第四章 马克思跨越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第一节 马克思跨越论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途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J]. 春光. 中学政史地(八年级). 2007(04)
[2]浅析江泽民的跨越式发展思想[J]. 连志慧,李金侠.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4(04)
[3]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成功接力[J]. 徐罗卿. 广西社会科学. 2003(06)
[4]论技术跨越式发展[J]. 任暟. 高校理论战线. 2003(04)
[5]马克思的跨越发展思想与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J]. 任暟.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3(01)
[6]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再思考[J]. 王金磊.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7]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与当代中国的创造性实践[J]. 裴树东,周春明. 湖北社会科学. 1997(09)
本文编号:3180885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马克思跨越式发展理论的提出及形成
第一节 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的由来
第二节 马克思跨越论的基本内容及实现条件
第二章 马克思跨越论的深化与发展
第一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跨越论合乎实际的发展
第二节 列宁对马克思跨越论的进一步完善
第三节 毛泽东对马克思跨越论的中国式探索——实现社会制度的跨越发展
第四节 邓小平对马克思跨越论的继承与发展——提出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第五节 江泽民对马克思跨越论的创新与发展——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跨越论的理论意义
第一节 对马克思跨越论的哲学思考
第二节 马克思跨越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来源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跨越论的深化与发展
第四章 马克思跨越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第一节 马克思跨越论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途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J]. 春光. 中学政史地(八年级). 2007(04)
[2]浅析江泽民的跨越式发展思想[J]. 连志慧,李金侠.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4(04)
[3]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成功接力[J]. 徐罗卿. 广西社会科学. 2003(06)
[4]论技术跨越式发展[J]. 任暟. 高校理论战线. 2003(04)
[5]马克思的跨越发展思想与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J]. 任暟.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3(01)
[6]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再思考[J]. 王金磊.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7]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与当代中国的创造性实践[J]. 裴树东,周春明. 湖北社会科学. 1997(09)
本文编号:3180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180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