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7-04-20 12:05
本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更是贯穿中国社会的主旋律。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关于发展最全面最科学的学说,是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指导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论述,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扩展与创新。本文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发展思想,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探索的历程和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发展中坚持的基本原则,最后提出了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若干启示。 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论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对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整合,并梳理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论述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关于发展的主要观点;第三部分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探索,重点是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主导核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基础之上对发展的理论成果;第四部分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发展中坚持的一些发展原则;第五部分是论文的落脚点,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于指导实践。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归纳总结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中国发展的三点启示;第六部分最后概括总结了文章基本内容,并指出了文章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
【学位授予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引言10-13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0-11
- 1.1.1 选题背景10
- 1.1.2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10-11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11-12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12-13
- 1.3.1 研究思路12
- 1.3.2 主要研究方法12-13
- 第2章 马克思、列宁的发展思想13-17
-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发展的重要论述13-15
- 2.1.1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共产主义13
- 2.1.2 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发展观13-14
- 2.1.3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14
- 2.1.4 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14-15
- 2.2 列宁关于发展观的主要观点15-17
- 2.2.1 辩证法本身就是最全面深刻的发展观15-16
- 2.2.2 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16-17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对发展的历史探索17-30
- 3.1 以毛泽东为核心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17-21
- 3.1.1 发展的重要性:落后就要挨打17
- 3.1.2 发展的根本任务:保护和发展生产力17-18
- 3.1.3 发展的目标:四个现代化18-19
- 3.1.4 发展的战略:分两步走19
- 3.1.5 发展的方针:统筹兼顾.适当安排19-20
- 3.1.6 发展的基本原则:自力更生20-21
- 3.2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21-25
- 3.2.1 发展是全人类的时代主题21
- 3.2.2 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21-22
- 3.2.3 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命题22-23
- 3.2.4 发展是全面、协调的发展23-24
- 3.2.5 发展首先要抓住历史机遇24
- 3.2.6 发展的途径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4-25
- 3.3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25-28
- 3.3.1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6
- 3.3.2 阐述了推动社会发展三种重要力量26
- 3.3.3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思路26-28
- 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28-30
- 3.4.1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内容28
- 3.4.2 坚持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28-29
- 3.4.3 坚持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29
- 3.4.4 坚持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29-30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在发展中遵循的发展原则30-34
- 4.1 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30-31
- 4.2 发展的全面性原则31-32
- 4.3 协调、持续原则32-34
- 第5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中国发展的启示34-41
- 5.1 发展是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钥匙34-35
- 5.2 发展是要在全面协调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和谐35-37
- 5.2.1 努力实现人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35-36
- 5.2.2 努力构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统一36
- 5.2.3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36-37
- 5.3 发展是要体现人的全面发展37-38
- 5.4 发展是要有助于改进和完善社会发展制度38-41
- 第6章 结论41-42
- 致谢42-43
- 参考文献43-45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士坤;;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和理论特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李情;论国外发展观的演变与中国发展观的确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张海山;;从《论十大关系》看毛泽东的发展观[J];沧桑;2008年03期
4 邱耕田;发展观的变革[J];江海学刊;1999年05期
5 段培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国家战略的新发展[J];理论前沿;2003年08期
6 侯远长;科学发展观的十大理论创新[J];理论前沿;2004年09期
7 李玉勇;高鹏;;从毛泽东思想到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J];理论月刊;2008年02期
8 李君如;从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到科学发展观[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08期
9 李爱萍;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与科学发展观[J];求实;2005年S1期
10 郝潞霞;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J];天府新论;2005年02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8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18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