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执政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8 20:11
政治有效性是从西方政治学引入的一个概念。现代社会的执政有效性是指执政党通过决策活动对社会进行政治管理或政治统治,以最小的代价切实可行地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从而给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的发展带来符合其内在规律的实际效果(尤其是通过持续的经济增长得到表征),以顺应民意、凝聚人心,满足社会的需求。它是合法性所需要的政绩支持。执政有效性是任何一个执政党永恒的主题。尽管中国共产党并未明确提出“执政有效性”概念,但作为一个伟大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的政党,在处理党的与国家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表现出了对执政有效性的不懈追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所处的新的国际国内的社会生态环境对党的执政有效性提出了新挑战。因此,在观照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共产党执政有效性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变动中的内在关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理论意义。笔者在总结国内外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探求执政有效性的历史的概括,系统地阐述中国共产党探求执政有效性的经验教训,并试图探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提升执政有效性的基本思路与路径选择。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执政有效性的基本理论
(一) 有效性的概念
1、西方政治学中的有效性概念
2、国内学界的有效性概念
(二) 有效性与合法性的关系
1、有效性是合法性的重要基础
2、合法性是有效性的前提和保证
3、正确认识有效性与合法性关系的误区
(三) 有效性危机
1、有效性危机的内涵
2、有效性危机的产生
3、有效性危机的类型
4、有效性危机解决的路径
二、中国共产党探寻执政有效性的历史考察
(一) 摸索与奠基(1949.10-1956.12):执政有效性的理性抉择
(二) 偏离与调整(1957.1-1966.5):执政有效性的激情狂想
(三) 迷失与困顿(1966.5-1976.10):执政有效性的苦涩梦魇
(四) 改革与发展(1976.10至今):执政有效性的流金岁月
三、中国共产党探寻执政有效性的基本经验与反思
(一) 维护和重构合法性基础:中国共产党探寻执政有效性的最终目的
(二) 注重经济绩效:中国共产党探寻执政有效性的主要内容
(三) 保持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探寻执政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四) 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探寻执政有效性的基本要求
四、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提升执政有效性的挑战与应对
(一) 中国共产党执政生态环境的变迁及挑战
1、国际生态环境
2、国内生态环境
3、党内生态环境
(二) 中国共产党提升执政有效性的基本思路与路径选择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培植执政有效性的主体条件
2、树立科学发展观,完善提升执政有效性的基本方略
3、健全制度模式,保障提升执政有效性的运行机制
结束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增长对社会稳定的双向效应[J]. 胡鞍钢,王磊. 湖南社会科学. 2005(06)
本文编号:3237308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执政有效性的基本理论
(一) 有效性的概念
1、西方政治学中的有效性概念
2、国内学界的有效性概念
(二) 有效性与合法性的关系
1、有效性是合法性的重要基础
2、合法性是有效性的前提和保证
3、正确认识有效性与合法性关系的误区
(三) 有效性危机
1、有效性危机的内涵
2、有效性危机的产生
3、有效性危机的类型
4、有效性危机解决的路径
二、中国共产党探寻执政有效性的历史考察
(一) 摸索与奠基(1949.10-1956.12):执政有效性的理性抉择
(二) 偏离与调整(1957.1-1966.5):执政有效性的激情狂想
(三) 迷失与困顿(1966.5-1976.10):执政有效性的苦涩梦魇
(四) 改革与发展(1976.10至今):执政有效性的流金岁月
三、中国共产党探寻执政有效性的基本经验与反思
(一) 维护和重构合法性基础:中国共产党探寻执政有效性的最终目的
(二) 注重经济绩效:中国共产党探寻执政有效性的主要内容
(三) 保持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探寻执政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四) 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探寻执政有效性的基本要求
四、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提升执政有效性的挑战与应对
(一) 中国共产党执政生态环境的变迁及挑战
1、国际生态环境
2、国内生态环境
3、党内生态环境
(二) 中国共产党提升执政有效性的基本思路与路径选择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培植执政有效性的主体条件
2、树立科学发展观,完善提升执政有效性的基本方略
3、健全制度模式,保障提升执政有效性的运行机制
结束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增长对社会稳定的双向效应[J]. 胡鞍钢,王磊. 湖南社会科学. 2005(06)
本文编号:3237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237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