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标准体系初探

发布时间:2021-06-30 20:51
  邓小平在创立社会主义价值论过程中,从重申实践标准开始,先后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这些基本价值标准的提出,标志着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标准体系的初步形成。本文认为,在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标准体系中,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内含其中的人民利益标准是最基本的内容,它们从不同方面回答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问题,是邓小平价值观不可或缺的三个支点。其中,人民利益标准揭示了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最高价值标准;生产力标准揭示了社会主义根本价值手段,是社会主义根本价值标准;实践标准揭示了探索和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主义价值的终极评价标准。同时,三条标准又是内在统一的整体,它们相互规定、相互贯通,共同构建起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论的基本框架。今天我们正确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标准体系,对于深刻领会邓小平价值观乃至整个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巩固已经取得的理论成果,对于在实践中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以及全党深刻领会和自觉实践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 选题的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相关问题的阐释
    (四) 研究思路
二、 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标准的提出
三、 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标准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 人民利益标准揭示了社会主义根本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标准
    (二) 生产力标准揭示了社会主义根本价值手段,是社会主义根本价值标准
    (三) 实践标准揭示了探索和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主义价值终极评价标准
    (四) 人民利益标准、生产力标准、实践标准是—个内在统一的整体
四、 正确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标准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 有助于我们抓住邓小平价值观的精神实质,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巩固已经取得的理论成果
    (二) 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不断向前发展
    (三) 有助于全党深刻领会和自觉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邓小平价值观基础探析[J]. 孔国保,喻济洪.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0(05)
[2]如何理解邓小平价值观的核心[J]. 孔国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0(04)
[3]邓小平的社会价值思想及其实践意义[J]. 郝立新.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0(04)
[4]要科学而全面地理解实践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J]. 杨信礼.  理论前沿. 2000(12)
[5]论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的历史化展开[J]. 徐怀东,刘世文.  文史哲. 1999(05)
[6]“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哲学意义[J]. 马华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3)
[7]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一脉相承[J]. 王玲.  学术交流. 1999(02)
[8]邓小平价值观的核心之我见[J]. 牟永生,付泊.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1)
[9]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检验──真理标准的唯物史观理解和贯彻[J]. 李德顺.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9(01)
[10]论马克思历史观中的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J]. 林剑.  哲学研究. 1991(03)



本文编号:3258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258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3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