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4 15:54
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国家实现民族振兴的必备条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各个国家都在发展教育,努力提高国民素质。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设计师,立足我国自身发展需要,吸收国内外提高国民素质理论精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国民素质思想。邓小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集中全党的智慧和经验,提出了适用于中国发展的国民素质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关于提高国民素质的思想。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从战略的高度明确提出国民素质提高的目标和任务,指明了提高国民素质的途径,从而为新时期我国的国民素质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新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我们要以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提高国民素质的新方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对于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我们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学习和继承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思想,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一、关于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思想内容的研究
二、关于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途径的研究
三、关于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思想意义的研究
引言
一、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与社会条件
(一) 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二) 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思想形成的国际条件
(三) 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思想形成的国内条件
二、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 提高国民素质的总体目标
(二) 提高国民素质的主要任务
三、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途径
(一) 加强物质文明建设,提高我国国民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
(二) 发展文化教育,提高我国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我国国民思想道德素质
四、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思想的重要意义
(一) 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思想的理论意义
(二) 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思想的实践意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简论邓小平国民素质观形成的条件[J]. 丁兆梅. 经济师. 2009(01)
[2]论邓小平的国民素质观[J]. 庄仕文,吕志红.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3(02)
[3]邓小平人学思想论析[J]. 陈立林. 求索. 2002(05)
[4]论邓小平对提高国民素质的理论贡献[J]. 高汝伟.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03)
[5]加强两个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J]. 方世南.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2(01)
[6]论邓小平的国民素质理论[J]. 单培勇.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0(05)
[7]试析邓小平人口思想的人口素质观[J]. 徐凡凡.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0(01)
[8]对邓小平国民素质思想的探究[J]. 杨兴林. 前沿. 1997(06)
本文编号:3284445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一、关于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思想内容的研究
二、关于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途径的研究
三、关于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思想意义的研究
引言
一、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与社会条件
(一) 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二) 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思想形成的国际条件
(三) 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思想形成的国内条件
二、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 提高国民素质的总体目标
(二) 提高国民素质的主要任务
三、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途径
(一) 加强物质文明建设,提高我国国民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
(二) 发展文化教育,提高我国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我国国民思想道德素质
四、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思想的重要意义
(一) 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思想的理论意义
(二) 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思想的实践意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简论邓小平国民素质观形成的条件[J]. 丁兆梅. 经济师. 2009(01)
[2]论邓小平的国民素质观[J]. 庄仕文,吕志红.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3(02)
[3]邓小平人学思想论析[J]. 陈立林. 求索. 2002(05)
[4]论邓小平对提高国民素质的理论贡献[J]. 高汝伟.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03)
[5]加强两个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J]. 方世南.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2(01)
[6]论邓小平的国民素质理论[J]. 单培勇.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0(05)
[7]试析邓小平人口思想的人口素质观[J]. 徐凡凡.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0(01)
[8]对邓小平国民素质思想的探究[J]. 杨兴林. 前沿. 1997(06)
本文编号:3284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284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