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执政为民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8 15:24
执政为民思想是执政党建设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特别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思想,同时又结合时代发展和中国的现实国情,创立了中国特色的执政为民思想。执政为民,就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通过自己的执政行为,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始终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执政已有50多年的历史,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三代领导核心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进行了艰苦卓绝而又富有成效的探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共产党人,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毛泽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我们党进行革命与建设的宗旨,并把这个宗旨表述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共产党人,提出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要求全党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我们制定一切政策的根本前提。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共产党人,提...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1章 毛泽东的执政为民思想
1.1 毛泽东执政为民思想的形成背景
1.2 毛泽东执政为民思想的理论基石
1.3 毛泽东执政为民思想的核心内容
1.4 毛泽东执政为民思想的根本体现
1.5 毛泽东执政为民思想的实现途径
1.6 毛泽东执政为民思想的保障体系
第2章 邓小平的执政为民思想
2.1 邓小平执政为民思想的形成背景
2.2 邓小平执政为民思想的前提条件
2.3 邓小平执政为民思想的内在本质
2.4 邓小平执政为民思想的根本任务
第3章 江泽民的执政为民思想
3.1 江泽民执政为民思想的形成背景
3.2 江泽民执政为民思想的客观基础
3.3 江泽民执政为民思想的文化条件
3.4 江泽民执政为民思想的最终目的
第4章 中共三代领导核心执政为民思想比较
4.1 各具特色的思想体系
4.1.1 时代特色不尽相同
4.1.2 侧重点不尽相同
4.1.3 政治保障机制不尽相同
4.2 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
4.2.1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
4.2.2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
4.2.3 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利益作为评判执政为民的价值标准
4.2.4 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执政为民的物质基础
4.2.5 不仅坚持思想为民,而且注重实践为民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执政为民论[J]. 石泉. 天府新论. 2005(S1)
[2]执政为民:我们党的力量保证[J]. 艾文礼.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5(08)
[3]论执政为民的依据、内涵和实践路径[J]. 李伟杰.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5(04)
[4]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一条定律[J]. 曾庆美.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5(04)
[5]试论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基本经验[J]. 张先友. 邵阳学院学报. 2005(02)
[6]从“为人民服务”到“执政为民”——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J]. 熊思远.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5(01)
[7]江泽民民本思想初探[J]. 熊水英,何建华. 党史文苑. 2005(04)
[8]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论邓小平的执政为民思想[J]. 夏东民.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4(09)
[9]毛泽东民本思想的特色与当代价值[J]. 陆相欣.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10]试论邓小平的民本思想[J]. 蒋伏虎. 前沿. 2004(08)
本文编号:3289846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1章 毛泽东的执政为民思想
1.1 毛泽东执政为民思想的形成背景
1.2 毛泽东执政为民思想的理论基石
1.3 毛泽东执政为民思想的核心内容
1.4 毛泽东执政为民思想的根本体现
1.5 毛泽东执政为民思想的实现途径
1.6 毛泽东执政为民思想的保障体系
第2章 邓小平的执政为民思想
2.1 邓小平执政为民思想的形成背景
2.2 邓小平执政为民思想的前提条件
2.3 邓小平执政为民思想的内在本质
2.4 邓小平执政为民思想的根本任务
第3章 江泽民的执政为民思想
3.1 江泽民执政为民思想的形成背景
3.2 江泽民执政为民思想的客观基础
3.3 江泽民执政为民思想的文化条件
3.4 江泽民执政为民思想的最终目的
第4章 中共三代领导核心执政为民思想比较
4.1 各具特色的思想体系
4.1.1 时代特色不尽相同
4.1.2 侧重点不尽相同
4.1.3 政治保障机制不尽相同
4.2 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
4.2.1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
4.2.2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
4.2.3 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利益作为评判执政为民的价值标准
4.2.4 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执政为民的物质基础
4.2.5 不仅坚持思想为民,而且注重实践为民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执政为民论[J]. 石泉. 天府新论. 2005(S1)
[2]执政为民:我们党的力量保证[J]. 艾文礼.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5(08)
[3]论执政为民的依据、内涵和实践路径[J]. 李伟杰.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5(04)
[4]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一条定律[J]. 曾庆美.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5(04)
[5]试论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基本经验[J]. 张先友. 邵阳学院学报. 2005(02)
[6]从“为人民服务”到“执政为民”——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J]. 熊思远.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5(01)
[7]江泽民民本思想初探[J]. 熊水英,何建华. 党史文苑. 2005(04)
[8]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论邓小平的执政为民思想[J]. 夏东民.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4(09)
[9]毛泽东民本思想的特色与当代价值[J]. 陆相欣.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10]试论邓小平的民本思想[J]. 蒋伏虎. 前沿. 2004(08)
本文编号:3289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289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