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际竞争地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0 00:18
  中国的国际竞争地位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拥有不少的相关研究成果。然而,现有成果对马克思主义视野下中国国际竞争地位的研究则较为欠缺。可是这并不表示这一时段的中国国际竞争地位缺乏研究价值,更不表示中国国际竞争地位的提高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无重大联系,与此相反,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具体结合中国的国情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最终奠定了现代中国深入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局面,从世界舞台的边缘日益走向中心。基于这一现状,本论文将对中国国际竞争地位的研究选择在了马克思主义视角这个特定的角度上,形成了论文的主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际竞争地位研究”。此外,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为今天处理大国关系及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借鉴,则是本论文的现实意义所在。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引言部分通过对明、清以来相关学术史的回顾与总结,指出现有的研究成果存在一个普遍的不足,即未能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对中国国际竞争地位进行研究。其次,正如本论文将要揭示的,中国的国际竞争地位和马克思主义及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很大的关系,这二者呈现出一种有机的同步发...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0.1 问题的提出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意义
第一章 国际竞争概述
    1.1 国际竞争内涵
    1.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际竞争的关系
第二章 中国国际竞争地位的衰落(1840-1917年)
    2.1 中国国际竞争地位衰落的标志
        2.1.1 近代中国的贸易衰落
        2.1.2 近代中国的政治地位下降
        2.1.3 近代中国的经济地位
        2.1.4 近代中国的文化地位
    2.2 中国国际竞争地位衰落的后果
    2.3 中国国际竞争地位衰落的理念原因
        2.3.1 清代以来的守成法祖思想束缚了中国发展
        2.3.2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局限性
第三章 中国国际竞争地位的回升(1917-1949年)
    3.1 中国国际竞争地位回升的标志
    3.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国际竞争地位回升中的作用
        3.2.1 马克思主义具有推动国际竞争地位质变的示范效应
        3.2.2 马克思主义具有推动国际竞争地位质变的理论力量
    3.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中国国际竞争地位回升中的作用
        3.3.1 毛泽东思想是新的中国国际竞争理念
        3.3.2 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形成了新的中国国际竞争力
    3.4 1917—1949年中国国际竞争地位变化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3.4.1 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3.4.2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条件
        3.4.3 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第四章 中国国际竞争地位的攀升(1949-1979年)
    4.1 新中国参与国际竞争面临的困难
        4.1.1 新中国参与国际竞争面临的外部困难
        4.1.2 新中国参与国际竞争面临的内部困难
    4.2 毛泽东思想是新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理念
        4.2.1 新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军事理念
        4.2.2 新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经济理念
    4.3 新中国国际竞争地位攀升的举措和标志
        4.3.1 新中国国际竞争地位攀升的举措
        4.3.2 新中国国际竞争地位攀升的标志
第五章 1979年以来中国国际竞争地位的提升
    5.1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时期中国国际竞争地位的提升
        5.1.1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国际竞争面临的困难
        5.1.2 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国际竞争的理念
        5.1.3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时期国际竞争地位提升的标志
    5.2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时期中国国际竞争地位的提升
        5.2.1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国际竞争面临的困难
        5.2.2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国际竞争理念
        5.2.3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时期国际竞争地位提升的标志
    5.3 新一代领导集体时期中国国际竞争地位的提升
        5.3.1 新阶段中国国际竞争面临的困难
        5.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国际竞争理念
        5.3.3 新阶段国际竞争地位提升的标志
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本文编号:3291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291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b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