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关于社会发展动力思想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以往哲学家们所关注的话题。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浅薄,所以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狭隘性。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传统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创立了科学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从而解开了困惑人类数千年之久的历史之谜,实现了社会发展动力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对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从以下三个部分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动力思想进行系统阐述。第一部分对社会发展动力思想进行了历史性的追溯。从古希腊的自然动力论、中世纪的神学动力论、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性动力论、德国古典哲学的理性动力论几个方面系统考察了西方传统社会发展动力思想。在此基础上,从萌芽阶段、探索阶段、形成阶段、完善阶段全面分析论证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形成轨迹。第二部分阐释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特征。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科学技术、人民群众、历史合力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主体性内容;整体性和层次性的统一、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特征。第三部分从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两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价值意蕴。其理论价值主要体现为对二十世纪以来中西方探究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所产生的影响。从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几个方面论证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动力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发展动力 价值意蕴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11
【目录】:
- 附件2-4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5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9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9-13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13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13-15
- 第一章 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历史追溯15-28
- 1.1 西方传统社会发展动力思想概述15-21
- 1.1.1 古希腊的自然动力论15-17
- 1.1.2 中世纪的神学动力论17-18
- 1.1.3 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性动力论18-19
- 1.1.4 德国古典哲学的理性动力论19-21
- 1.2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形成轨迹21-28
- 1.2.1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萌芽阶段21-23
- 1.2.2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探索阶段23-24
- 1.2.3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形成阶段24-26
- 1.2.4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完善阶段26-28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特征28-42
- 2.1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主要内容28-36
- 2.1.1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8-30
- 2.1.2 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0-31
- 2.1.3 科学技术是“历史的有力杠杆”31-33
- 2.1.4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33-35
- 2.1.5 社会发展动力是无数力的合力35-36
- 2.2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特征36-42
- 2.2.1 整体性和层次性的统一36-37
- 2.2.2 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37-38
- 2.2.3 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38-39
- 2.2.4 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39-40
- 2.2.5 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40-42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价值意蕴42-52
- 3.1 理论价值42-45
- 3.1.1 对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影响42-44
- 3.1.2 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理论基石44-45
- 3.2 实践启示45-52
- 3.2.1 大力发展以物质生产为核心的社会生产力46-47
- 3.2.2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由之路47-48
- 3.2.3 在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48-50
- 3.2.4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50-52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建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2 林娅;关于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年06期
3 邓龙奎;;社会发展动力观的变革[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陈伟林;张菲菲;;马克思与韦伯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比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张新;;恩格斯的科学发展动力论思想探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5期
6 徐伟新;论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系统[J];东岳论丛;1986年02期
7 杨信礼;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J];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8 陈宏亮;邓小平对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贡献[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杨学功,孙伟平;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J];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10 刘汉一,杨峰;论马、恩对黑格尔历史发展动力观的扬弃[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小青;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研究[D];华侨大学;2003年
2 王广元;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论及对中国的作用[D];新疆大学;2009年
3 陈娟;马克思的发展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4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33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