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教育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30 15:02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教育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教育实践。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教育实践实质上就是政治教育实践的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伴随着主客体的相互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教育实践先后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这对于我们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有更加明确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从思想、组织、政治和学风四个领域,运用各种不同的条件和方式来进行政治教育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他们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灌输与自我教育、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与结合,并且以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和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的政治教育实践方向。当前,我们在实施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实践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以增强政治教育实践的针对性,坚持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以增强政治教育实践的有效性,坚持真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原则以增强政治教育实践的指向性,坚持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统一原则以提升政治教育实践的完整性。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 政治教育实践 主要领域 基本要素 鲜明特色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导论9-14
  • 一、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9-11
  • 二、 研究现状11
  • 三、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1-13
  • (一) 研究的角度和思路11-12
  • (二) 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12-13
  • 四、 研究的创新之处13-14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教育实践概述14-22
  • 一、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教育实践的概念分析14-18
  • (一) 政治教育实践的主体14-15
  • (二) 政治教育实践的客体15-17
  • (三)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教育实践的主体客体的辩证统一关系17-18
  • 二、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历程18-22
  • (一)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教育实践的酝酿期(1842——1844 年)18-19
  • (二)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教育实践的准备期(1844——1848 年)19-20
  • (三)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教育实践的践行期(1848——1876 年)20-21
  • (四)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期 (1876——1895 年)21-22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教育实践的主要领域22-30
  • 一、 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与观点22-24
  • (一) 宣传坚持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22
  • (二) 传播共产主义思想22-23
  • (三) 培养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23-24
  • 二、 指导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党24-26
  • (一) 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24
  • (二) 指导建立无产阶级政党24-25
  • (三) 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25-26
  • 三、 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26-27
  • (一) 指导 1848 年欧洲革命26
  • (二) 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经验26-27
  • 四、 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27-30
  • (一)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27-28
  • (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的观点28
  •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整体性理论的观点28-30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教育实践的基本要素30-45
  • 一、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教育实践的本质特征30-33
  • (一) 革命性30-31
  • (二) 科学性31
  • (三) 实践性31-32
  • (四) 发展性32-33
  • 二、 报刊杂志是政治教育实践的主要阵地33-35
  • (一) 《莱茵报》和《德法年鉴》33
  • (二) 《新莱茵报》和《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33-34
  • (三) 德国工人阶级的机关报34-35
  • (四) 欧美各国无产阶级报刊和资产阶级进步报刊35
  • 三、 书信、演讲和谈话是政治教育实践的重要形式35-37
  • (一) 书信是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教育实践的主要方式35-36
  • (二) 演讲和谈话是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教育实践的重要方式36-37
  • 四、 同错误思潮作斗争是政治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37-41
  • (一) 批判蒲鲁东主义37-38
  • (二) 批判巴枯宁主义38-39
  • (三) 批判拉萨尔主义39-40
  • (四) 批判杜林主义40-41
  • 五、 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品质是政治教育实践的主观条件41-45
  • (一) 崇高的理想信念41-42
  • (二) 严谨的治学态度42-43
  • (三) 深厚的革命友谊43-45
  •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教育实践的鲜明特色45-51
  • 一、 注重政治教育实践的合目的性45-47
  • (一) 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45-46
  • (二)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46-47
  • 二、 注重政治教育实践的合规律性47-51
  • (一)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7-48
  • (二) 注重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48-49
  • (三) 注重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49-51
  •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教育实践理论的当代价值51-57
  • 一、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以增强政治教育实践的针对性51-52
  • 二、 坚持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以增强政治教育实践的有效性52-54
  • 三、 坚持真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原则以增强政治教育实践的指向性54-55
  • 四、 坚持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统一原则以提升政治教育实践的完整性55-57
  • 结语57-58
  • 参考文献58-6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61-62
  • 致谢62-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延春;;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真的能够跨越吗?——兼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2 金正一;;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中国化价值[J];东疆学刊;2008年03期

3 秦正为;;马克思恩格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J];东岳论丛;2009年05期

4 杨岭华;;浅谈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J];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李合敏;;邓小平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刘蓉;;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J];法制与社会;2011年15期

7 梁树发;邓小平论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08期

8 郑保卫;学习和实践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活动与新闻思想研究》前言[J];国际新闻界;2003年04期

9 刘云山;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在中央编译局成立五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06期

10 路艳梅;;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J];改革与开放;2010年08期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教育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0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370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4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