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异化论再探:源流、演进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1-09-04 09:19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中均有关于异化问题的论述,但学界对异化观点分歧巨大: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的异化思想并不成熟,甚至在后期理论成熟后便弃用了"异化"概念;另一观点则认为异化理论发展已达"巅峰",但后期逐渐衰退故而不可作为该理论的有效依据。事实上马克思从未放弃对异化问题的探讨,其异化理论不仅没有发生退化,而且"异化"概念恰恰作为研究资本主义发展内在规律的核心线索贯穿马克思研究的始终。这一线索可最终指向一个事实:作为历史性的产物,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异化。
【文章来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20,(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手稿》中异化论的奠基与表达
1.“异化”与两种劳动
2. 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
3.“异化”与私有财产
二、《形态》中异化论的演进与拓展
1. 异化的演进:“个人”走向“历史”
2. 异化的实质与根源:分工的固化
3. 异化的扬弃:共产主义
三、《资本论》中异化论的深化与创新
1. 对“异化劳动”四重规定的继承
2. 对异化理论的创新性补充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真正的分工及其与私有制的关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与《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问题的比较分析[J]. 张娜.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3)
[2]《德意志意识形态》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构[J]. 韩蕊,赵志伟.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8(24)
[3]对象化、非对象与人的本质活动——兼论美感生成的生存论根据[J]. 邹诗鹏.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1(05)
本文编号:3383000
【文章来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20,(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手稿》中异化论的奠基与表达
1.“异化”与两种劳动
2. 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
3.“异化”与私有财产
二、《形态》中异化论的演进与拓展
1. 异化的演进:“个人”走向“历史”
2. 异化的实质与根源:分工的固化
3. 异化的扬弃:共产主义
三、《资本论》中异化论的深化与创新
1. 对“异化劳动”四重规定的继承
2. 对异化理论的创新性补充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真正的分工及其与私有制的关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与《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问题的比较分析[J]. 张娜.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3)
[2]《德意志意识形态》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构[J]. 韩蕊,赵志伟.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8(24)
[3]对象化、非对象与人的本质活动——兼论美感生成的生存论根据[J]. 邹诗鹏.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1(05)
本文编号:3383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383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