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执政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1-09-04 13:51
毛泽东作为根据地局部执政实践的开创者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创造性地探索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源泉和根基。中国共产党走上执政道路后,毛泽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比较系统地研究和探讨了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率领亿万中国人民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开始了建设新中国的艰辛历程,迅速把中国人民引向一个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轨道。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指出党的执政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同时又指出建国以来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主要是建国前局部执政时期,在局部执政的实践中,毛泽东对党的执政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第三部分主要是建国执政后,毛泽东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根据中国的实际,对于执政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阐述,初步形成了关于执政的基本理论。毛泽东在实现从领导革命战争到领导经济文化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中,对执政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执政经验。这是我们党执政理论的源泉和根基,对当代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最后论文又指出毛泽东对党的执政理论探索的特点及局限性。在建国前后毛泽...
【文章来源】: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文章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建设的意义内容及途径
2.1 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意义
2.1.1 发展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内在要求
2.1.2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条件
2.2 党的执政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2.2.1 执政理念
2.2.2 执政基础
2.2.3 执政方略
2.2.4 执政体制
2.2.5 执政方式
2.2.6 执政环境
2.3 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途径
2.3.1 坚持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指导
2.3.2 总结党的执政经验
2.3.3 坚持理论创新
第3章 局部执政时期毛泽东对执政理论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3.1 建立和巩固苏维埃政权中对局部执政问题的初始探索
3.1.1 重视苏维埃民主制度建设
3.1.2 正确处理党政关系,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3.1.3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3.2 抗日根据地建设中对局部执政经验的深入总结
3.2.1 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想
3.2.2 建立以"三三制"为原则的抗日民主政权
3.2.3 提出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3.2.4 确立民主的统一战线政策
3.3 解放战争中,为全面执政进行准备和展望
3.3.1 成立华北人民政府,为全国执政进行准备
3.3.2 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对全国执政前景进行展望
3.3.3 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阐明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
第4章 建国后毛泽东对党的执政理论的进一步探索
4.1 建国后党的执政环境的变化
4.1.1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执政所面临的客观环境
4.1.2 中国共产党执政初期的自身境况
4.2 建国后毛泽东对党的执政理论的进一步探索
4.2.1 提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明确党的执政理念
4.2.2 坚持执政为民,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4.2.3 坚定走民主之新路,确立党的执政体制
4.2.4 党不能直接向政权机关发号施令,改进党的执政方式
4.2.5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优化党的执政环境
第5章 毛泽东探索执政理论的特点及启示
5.1 毛泽东对执政理论探索的特点
5.1.1 创造性
5.1.2 奠基性
5.1.3 实践性
5.1.4 人民性
5.2 毛泽东对执政理论探索的局限性
5.2.1 用政治手段解决经济问题,阻滞经济和社会发展
5.2.2 注重群众运动,忽视制度建设
5.2.3 在处理党政关系上存在问题,导致以党代政的局面
5.3 毛泽东对执政理论探索的启示
5.3.1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5.3.2 加强制度建设及其创新
5.3.3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探寻科学发展道路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J]. 王光华.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7(04)
[2]川陕苏区时期党的执政实践探析[J]. 康利超.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7(01)
[3]建国初期毛泽东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探析[J]. 王玉福.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4]毛泽东的“赶考”精神——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初始思考[J]. 冉志,付敏,李中一. 探索. 2006(02)
[5]论毛泽东的执政思想[J]. 詹培民.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5(06)
[6]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经验初探[J]. 殷焕举.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5(06)
[7]中共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特点和历史经验[J]. 郭德宏. 历史教学. 2005(09)
[8]试论“三三制”中的价值取向原则[J]. 朱前星.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5(04)
[9]对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思考[J]. 郭献功. 理论与改革. 2005(02)
[10]“毛泽东执政理论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J]. 张琳. 理论视野. 2005(02)
本文编号:3383383
【文章来源】: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文章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建设的意义内容及途径
2.1 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意义
2.1.1 发展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内在要求
2.1.2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条件
2.2 党的执政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2.2.1 执政理念
2.2.2 执政基础
2.2.3 执政方略
2.2.4 执政体制
2.2.5 执政方式
2.2.6 执政环境
2.3 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途径
2.3.1 坚持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指导
2.3.2 总结党的执政经验
2.3.3 坚持理论创新
第3章 局部执政时期毛泽东对执政理论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3.1 建立和巩固苏维埃政权中对局部执政问题的初始探索
3.1.1 重视苏维埃民主制度建设
3.1.2 正确处理党政关系,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3.1.3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3.2 抗日根据地建设中对局部执政经验的深入总结
3.2.1 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想
3.2.2 建立以"三三制"为原则的抗日民主政权
3.2.3 提出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3.2.4 确立民主的统一战线政策
3.3 解放战争中,为全面执政进行准备和展望
3.3.1 成立华北人民政府,为全国执政进行准备
3.3.2 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对全国执政前景进行展望
3.3.3 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阐明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
第4章 建国后毛泽东对党的执政理论的进一步探索
4.1 建国后党的执政环境的变化
4.1.1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执政所面临的客观环境
4.1.2 中国共产党执政初期的自身境况
4.2 建国后毛泽东对党的执政理论的进一步探索
4.2.1 提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明确党的执政理念
4.2.2 坚持执政为民,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4.2.3 坚定走民主之新路,确立党的执政体制
4.2.4 党不能直接向政权机关发号施令,改进党的执政方式
4.2.5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优化党的执政环境
第5章 毛泽东探索执政理论的特点及启示
5.1 毛泽东对执政理论探索的特点
5.1.1 创造性
5.1.2 奠基性
5.1.3 实践性
5.1.4 人民性
5.2 毛泽东对执政理论探索的局限性
5.2.1 用政治手段解决经济问题,阻滞经济和社会发展
5.2.2 注重群众运动,忽视制度建设
5.2.3 在处理党政关系上存在问题,导致以党代政的局面
5.3 毛泽东对执政理论探索的启示
5.3.1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5.3.2 加强制度建设及其创新
5.3.3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探寻科学发展道路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J]. 王光华.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7(04)
[2]川陕苏区时期党的执政实践探析[J]. 康利超.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7(01)
[3]建国初期毛泽东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探析[J]. 王玉福.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4]毛泽东的“赶考”精神——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初始思考[J]. 冉志,付敏,李中一. 探索. 2006(02)
[5]论毛泽东的执政思想[J]. 詹培民.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5(06)
[6]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经验初探[J]. 殷焕举.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5(06)
[7]中共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特点和历史经验[J]. 郭德宏. 历史教学. 2005(09)
[8]试论“三三制”中的价值取向原则[J]. 朱前星.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5(04)
[9]对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思考[J]. 郭献功. 理论与改革. 2005(02)
[10]“毛泽东执政理论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J]. 张琳. 理论视野. 2005(02)
本文编号:33833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383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