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11:02

  本文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在学界业已取得思想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学思想深入研究,重点围绕人学思想的核心问题——人之本质的社会属性的两个基本维度——人的现实性和历史性展开较为详尽的文本解读,从而厘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本质问题的现实性和历史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本研究认为,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研究他们关于人学思想的重要文献,其全面地与此前的人学思想作出了彻底的清算,超越了概念逻辑中的理性演绎,真正找到理解人的重要突破口,即人的现实性、历史性,及其相互关系。其次,深入《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获悉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现实性和历史性的阐释,不仅要把握这两个作为人的本质属性的基本方面,更应当把握人的现实性和人的历史性的内在联系,它们共同构成掌握人之本质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再次,通过追溯马克思和恩格斯人学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中研究其获得关于人性解读的来龙去脉,从而论证人的现实性和历史性构成人本性的两个基本方面的论断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最后,理论联系实际,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追求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以及当今时代发展下人获得真正解放和实现全面发展的条件和趋势,找到人的现实性和历史性相互关系运动规律的现实途径便要通过推进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推进现实社会关系的合理化,推进人在世界历史性发展中的准确定位以促进人性的真正解放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 人的现实性 人的历史性 个人与社会 解放与发展 社会关系合理化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1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引言7-21
  • (一) 选题缘由及相关概念界定7-12
  • 1、选题缘由7-9
  • 2、相关概念界定9-12
  • (二) 研究的意义12-15
  • 1、理论意义13-14
  • 2、实践意义14-15
  • (三) 文献综述15-18
  •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8-19
  • 1、研究思路18-19
  • 2、研究方法19
  • (五)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19-21
  •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学思想的理论渊源21-30
  • (一) 希腊哲学中的“神人”和“理性人”21-23
  • (二) 黑格尔哲学中的“思辨人”23-25
  • (三) 费尔巴哈哲学中的“抽象人”25-27
  • (四) 麦克斯·施蒂纳的“唯一者”27-30
  •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产生及发展历程30-39
  • (一) 中学毕业论文到博士论文期间人学思想的的初步萌芽30-32
  • (二) 《莱茵报》时期对物质利益的关注及思考32-34
  • (三)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对象性活动”的论述34-36
  • (四)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实践”的强调36-39
  •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学思想的基本理论维度:对人的现实性及历史性的思考39-54
  • (一) 对人的存在的经验的历史考察39-43
  • 1、人从动物界的分化与分野40-41
  • 2、历史是人的主体性活动及其产物41-43
  • (二) “现实的个人”是人的现实性和历史性的内核43-48
  • (三) “活动”是人的现实性和历史性的条件与过程48-50
  • 1、人的“活动”的基本实践形式——劳动:人的现实性最直接表现48-49
  • 2、人的“活动”的双向对象化过程:人的历史性最显著构49-50
  • (四) 人的现实性与历史性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50-54
  • 1、人的现实性是人及其历史存在的前提条件50-51
  • 2、人的历史性是人及其现实存在的生长构建51-52
  • 3、人的现实性与历史性相互影响的运动是人与社会相互发展的规律52-54
  •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学思想的价值维度及当代意义54-72
  • (一) 全面把握人的现实性和历史性是深刻理解唯物史观科学性的前提54-59
  • 1、人的现实性是唯物史观形成的逻辑起点54-56
  • 2、人的历史性是唯物史观构建的核心要素56-58
  • 3、人的现实性和历史性的相互关系是唯物史观内容的重要支撑58-59
  • (二) 诉诸现实社会关系合理化以改造现实中历史中的个人59-72
  • 1、社会关系合理化的社会基础: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真正优越性60-65
  • 2、社会关系合理化的个人改造:人的主客体关系的和谐共振65-67
  • 3、社会关系合理化与人的解放发展的双向统归67-72
  • 结语72-74
  • 参考文献74-7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78-79
  • 致谢79-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劲;;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人学发展的成就、困境与建构方向[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倪志安;;论从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和属性观[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吴兴德;冯颜利;;建国60年来《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综述[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邓晓臻;“现实的个人”之人本维度及其与历史维度的关系[J];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01期

5 侯惠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J];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03期

6 宋婕;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马克思博士论文述评[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赵长太;;“现实的人”的异化及其扬弃——《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异化思想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8 卜祥记;呈现形而上学的根基——马克思对施蒂纳批判的批判[J];江淮论坛;2004年02期

9 谭培文;现实的个人:历史唯物主义的开端──论施蒂纳哲学对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影响[J];江海学刊;1998年02期

10 陈晓明;周宏;;从抽象的人到具体的人:青年马克思哲学思维模式的重要转变[J];江海学刊;2007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建萍;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致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予姝;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0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0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d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